仿古铛铛车亮相西北角特色街区,仿佛时光穿梭回了1906年——天津第一条有轨电车正式开通运行,起自北大关,行经北马路、西马路、南马路、东马路,绕城一周。这也成就了天津成为中国第一座运行有轨电车的城市。
118年前开始穿梭在城厢的“铛铛”声,见证了城市的一段发展历史。那么最初“白牌电车”是如何登上历史舞台的呢?一些历史细节在记者的走访中呈现。
“德比申请”还是天津占了先
1901年,老城墙拆除,在原位置上,修建东马路、南马路、西马路、北马路。
“这是当时临时负责管理天津事务的‘天津都统衙门’,改造天津交通路网计划的内容。”天津历史文化研究青年学者、天津记忆团队的吕彪介绍说,1901年11月,时任天津海关税务司的德璀琳出面,联合在津外国人,发起组织了“电车电灯公司董事会”。经过一系列的利益斗争,最终德商世昌洋行的军火商海礼获得了特许权,后将特许权转让给比商通用财团。
《辛丑条约》签订后,都统衙门于1902年8月15日撤销,清政府天津县衙恢复对天津的行政管辖,修筑有轨电车的工程一拖再拖。1903年,“比商天津电车电灯公司”成立,办公楼建在天津意租界三马路(今河北区进步道29号),吕彪介绍说,这是当时天津外商投资中最大的企业。
其间,另一个比利时商人鲁法尔在北京四处游说,希望清政府能同意他在北京修建有轨电车线路,收到的答复却是“此时尚未到修建有轨电车之时”。在北京“铩羽而归”,在天津“峰回路转”。1904 年4 月26 日,比利时世昌洋行获准开始在天津投资经营有轨电车,成立了天津电车电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与比利时双方代表在天津签订了《天津电车电灯公司合同》,这份合同的原件存于天津市档案馆中,标志着天津成为中国内地最早兴办公共交通的城市。
根据合同规定,公司可经营在中国政府管辖区内,以天津老城的鼓楼为中心,方圆3公里内的电车、电灯事业。合同签订后,经过袁世凯批准生效,经营机构正式取名为“比商天津电车电灯公司”。有一个历史细节,按照当时规定,合同有效期为50年,有效期内,电车电灯运营的所有利润归比利时公司所有,合同期满后所有设施无偿移交清政府,“清政府在合同签订8年后,就成了‘历史名词’。”吕彪说。
1906年5月底,绕城一周的有轨电车线路铺设施工完毕,6月2日,白牌电车正式通车。
“不卖座”那就先免费后收钱
在开通前一年,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1905年,比商天津电车电灯公司开工修建河北金家窑发电厂,次年完工送电。同年,在西南角南开中学北侧买了一块地皮,修建了包括停车场和维修车间等设施的有轨电车车辆段。
“天津老照片”团队提供了一组珍贵的老照片,显示了当时电车公司车库的情况,其具体位置在如今的天津市公用事业设计研究所,尚有部分遗迹可寻。团队成员唐文权介绍,根据目前留存的一些资料显示,这个修理厂占地3000平米,招收了华籍工人一百多,内设铁工、木工、油漆工、驾车工、电工、案工、机工等主要机械工种,修理厂的职能主要是修理保养有轨电车、配置车用易损零部件、修理电机、整饰内外形等。
当时,修理厂的一切应许设备、器材,都是由比商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买进,并运输到天津的。同时,这个修理厂为天津汽车制造业培养了一批早期技术人才,不但成为后来的天津客车厂,也为后来转型制造汽车奠定基础。过去,在服装街西段南侧有一条“电前胡同”,“电前”即为“电车公司前”。
白牌电车绕城一周后回到原地,沿途设站20处,全程5.16公里,开通初期线路为单线。最初,天津百姓还是对这个新生事物有所抵触,除了少数猎奇者,基本“不见人影登车来”。电车公司经华商指点,开始采取免费试乘的方式来吸引天津市民。据说,仅仅十天光景,天津市民就接受这一新生事物,趟趟爆满,此后“坐电车”甚至成了一种时尚。
比商立即“收盘”,开始卖票。根据资料记载,电车绕城一周,一等厢座全程只收一个铜元,这是相当低廉的,而且这个一等厢座是配备绒垫、地毯、痰盂、电扇等设施的。竹藤座椅的二等厢座只收半个铜元。后来乘客日渐增多,取消了一、二等的厢座,全部按照路段收费,每段收小铜元三枚,超过一段,增收一枚。
当时白牌电车绕城一周为两段,收四枚铜元,比商大赚特赚。1907年,白牌电车增建双线运行。
新报记者 单炜炜 王轶斐
老照片均由唐文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