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岸上桥膀全是舞台 表演锻炼每晚都有~~~海河好景之越夜越美丽现场直击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9月2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岸上桥膀全是舞台 表演锻炼每晚都有
天津人多有才?海河边遛一圈儿
海河好景之越夜越美丽现场直击
王轶斐 单炜炜
所有人都能各得其乐。
艺术团高亢的歌声,让人振奋。
前有游船,后有演出,处处有景可欣赏。
嘛歌都有,大家爱听,肯定有人唱。
“棋王争霸赛”也相当激烈。
不断有人加入,队伍一直在扩大。

  天津人都会说相声?天津出歌唱家、表演艺术家?天津60岁以上的大爷全是运动健将?天津人究竟有多少才艺……去海河边遛一圈,您就能在天津城市最具特色的夜生活中,找到答案了。记者以狮子林桥为起点,经过金汤桥、进步桥到达,这一段海河岸边的“才艺天团”已让人目不暇接了。

  晚上7点半 人潮如约而至

  天津海河不养“闲桥”。这座城市的早早晚晚,每个“桥膀子”两侧、空地都有很高的人气,遛弯、锻炼和才艺秀安然共处,人均“社牛”,快乐又自在。天津海河观光带已是风情万种,到了夜晚更是进入“高光时刻”,此时的河岸边有声有色的“才艺天团”展示,点燃了天津夜的激情。

  入秋以来,差不多晚间6点一刻,夜色开始笼罩城市,亮起的路灯形成了斑斓的灯带,似乎预示着每天晚上最热闹的海河河岸“演出市集”即将隆重登场。

  晚上7点左右,记者站在著名的“左右冯袁”风貌建筑(冯国璋旧宅与袁氏旧宅)前,只能看到零散的遛弯市民来来往往,却也能发现其中有三三两两的人,或是衣着相近,或者拉着行李箱、大音箱……

  7点半,仿佛是全体的集结时刻,唱歌、跳舞、下棋、踢毽、遛弯儿……一下子全部到场了,此起彼伏的声响、往来穿梭的人群,气氛到位!

  在记者的随机参访中,几个组合、乐队、舞团的成员表示,7点差不多是集合准备时间。个人、各团队的场地相对固定,“也有每周来一次的,大家就协商挪出位置。海河边那么大,大家都是来‘玩’、来开心的,没有也没必要争地盘。”

  艺术团小乐队 组成旋律的风景

  金汤桥、进步桥到达北安桥,三座桥之间鳞次栉比的团队,正上演着各自的拿手好戏。记者行走其间发现,每一个“团队”还各占一个个岸边“演出之最”。

  气势最大的是进步桥下的综合艺术团,美声、民族的高亢与婉转低回,让环坐四周的观众们不时以热烈的掌声“大呼过瘾”。

  反差最大的是各个乐队、组合,刚在金汤桥旁看抱着吉他轻轻哼唱民谣,前行几步,有嘶吼的“土摇”正唱着《罗刹海市》,“打扮”出位,还不时领掌搞气氛,妥妥的演唱会现场。旁边大叔级的乐队也不容小觑,从爵士到现代都不在话下,能从回忆上世纪90年代弹奏到网红神曲,粉丝直接上场翩翩起舞,仿佛穿越回当年的歌舞厅……

  人数最多的是各个不同风格的“舞团”。有数十人的广场舞,统一的步伐和肢体动作,将舞蹈与健身锻炼融为一体,这早已不是“大妈专属”,参与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队伍“外围”有新加入的成员,正努力跟上节奏。还有不同的舞蹈团,主要以交谊舞为主,什么是快三慢三、快四慢四,哪个叫探戈伦巴华尔兹,时而轻舞飞扬,时而热辣铿锵,有时只有三四对在舞,但观众却已近百;还能看见“熟脸”——网红跳舞大爷,头戴礼帽、脚蹬皮鞋,老派儿天津吉特巴舞姿。

  一对来自安徽的青年情侣说,两人是乘坐海河游船之后发现河边“相当热闹”,又徒步开始溜达,觉得这里太“宝藏”了。歌声和旋律荡漾在河面之上,“才艺天团”用自己的热情点缀了海河,他们给陌生人的一个微笑或一首歌曲,也成了风景本身。

  参与几无门槛 直播分享快乐

  运动、休闲的当然不能少。河边除了夜跑和骑行的年轻人,还有一个个花毽队,几米见方的地界儿,四人五人成团,就能把毽子踢得出神入化;还有每晚都在上演的“棋王争霸赛”,快时,你来我往拱卒跳马飞象,棋子啪啪作响,慢时仿佛时空都凝结,观棋者都屏住了呼吸。“我砸!”“管上!”“小毛都下了,大毛呢!”小圆桌铺桌布,六人围坐砸六家,管我手里嘛牌兜底,就得砸出气势、打好配合。

  K歌K戏的也大有人在。北安桥音乐广场的亭子里,晚间的“京剧演出”,机器播放的伴奏代替了丝弦鼓板;唱歌的有“简版”“升级版”,前者屏幕加话筒、影像,后者则打光灯、功放等设备一样不少,这些既可以自娱自乐,也可由路人点唱。既有唱得好听入情的,也有荒腔走板的,图的就是一个放松、乐和。

  不管“规模”大小,现场每一个“才艺天团”不但拥有数十人起的流动观众,还拥有不少固定的粉丝,年龄层次跨越相当大。附近居民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都在这里遛,一家老老少少自备小马扎看“畅响海河艺术团”演出;毽子队的张师傅就是从看着大家踢花毽,到学习并参与每晚的锻炼;一个乐队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只要想来学乐器,“我这里是免费教”。

  “观众”也不只是市民和游客。几乎所有的“才艺天团”都在用手机直播,歌手小健说,当然不会指望直播打赏,“我们就是分享快乐,让现场之外的朋友看到天津海河美景,我们开心着、释放着。”

  晚间9点半左右,已有团队散去,差不多2个小时的河畔文体嘉年华陆续结束,这一次体验式采访,记者感觉仅仅是在这三桥之间,每一处都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每一处都值得停下脚步欣赏、感受天津独特的文化氛围。

  高兴了就去海河边走走,保准快乐加倍;emo了也去河边遛遛,化解所有的不开心。

  因水而生的城 一方乐土的家

  天津因水而生,从海河到运河,处处都有天津人的运动和才艺展示,热闹非常。

  天津人在河畔运动的传统由来已久,贯穿天津的海河,将北运河、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与渤海串联起来,起源于当地渔业生产的民俗体育如汉沽飞镲、北塘高跷等由此兴起。作为北方漕运重镇的天津,因为祭祀妈祖的庙会(后称皇会)也衍生出不少民俗,如舞狮、舞龙、旱船、秧歌等。如今,这些集体育和表演于一身的非遗项目也在海河两岸、运河之畔生机勃勃,不断发展。

  90多年前在天津兴盛的游泳风潮,是关于天津人跳水、游泳辉煌的“前传”。“天津市公开游泳比赛”一度是天津体坛的全民盛会,在天然水域展开的“野泳”,以紧邻当时南开大学的一块“南大坑”和“青龙潭”人气最旺,当时报纸称之为“津人视为消暑唯一胜地”。1941年,津门健将穆成宽在万国游泳比赛中夺得100米仰泳、400米自由泳两项冠军,由他带领的虎鲨游泳队名震四方。

  在海河上诞生180余年的龙舟赛,更推开时间的波浪,在新时代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一年一度的龙舟节已经成为天津一张亮丽的名片。

  一百多年后,去海河边散步、跳舞、唱歌、运动,已经被视为人们与所在的这个城市的一次亲密联结。天津人将海河比作母亲河,在海河边,我们才能自由自在、通体舒畅,释放天津人独有的幽默天性。这是一方乐土,也是心灵家园,更是母亲河给予天津人的归宿感。

  新报记者 王轶斐 单炜炜 文/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