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评论员在现场
单车店里也有文化味
李娜

  单车店除了卖车,还能做什么?

  近日,佰客屋在天津的首家旗舰店落户意式风情区,为骑行爱好者带来新体验。骑行爱好者赵金梁专门来给车做保养,一进门就被店里的经典品牌文化墙和新车展区吸引了。“很有文化味,像在逛国际‘车展’”。

  看经典自行车展,感受骑行文化,还能点上一杯咖啡,与骑友们闲坐,享受惬意生活。这里还有海河夜骑等主题活动,并将联动周边文旅资源开发“骑行+观光”特色线路。见到门店负责人刘棠时,她正在为转天的一场大型骑行活动做准备。

  由单纯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增值服务,这样一种文体消费新业态,正在打破“产品—交易—售后”的线性链条,通过创设具有文化韵味的社交场所,赢得消费者的情感认同。对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消费黏性的提升,于城市而言,则意味着空间价值的重塑、消费潜力的释放。

  从卖产品到卖服务,切中的是差异化体验。在意风区,天津钟书阁自开业起就人气十足,这里不仅是阅读空间,还因独特设计成为年轻人拍照打卡的网红景点。以产品为基点,拓展服务功能,以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带给消费者更多元、更具个性化的体验,那些新意十足的探索和尝试,正在点燃更多人的消费热情。

  把视野拓展到更大市场,集聚更多优质资源,才能激活本地甚至辐射周边,释放更大消费潜能,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开放环境。以首店为例,其产品、技术、品牌的稀缺性,除了在本地具有吸引力,还会对周边区域形成虹吸效应。这个过程蕴含着将“外来户”与在地资源深度融合的要求。依托主题进行资源联动,融入在地文化进行创意设计,既有本土味,又有时尚范、国际范,这样的产品服务供给可以为不同地区、不同偏好的消费群体提供更多元的情绪价值,建立更深厚的情感链接。

  从卖产品到卖服务,是一个不断适应消费新需要的过程。实践也证明,谁能跟上消费需求的变化,谁就能将更多流量变成增量。一家店是这样,对于一个区域、一座城市而言,也是同样道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