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活动本质上是精神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自今年春节上映以来,动画电影《哪吒2》持续爆火,不仅刷新全球单一市场票房纪录,而且给多个城市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带来新机遇。发挥文艺精品的助力作用,既要从市场引流的角度将其与城市文旅有机连接、有效贯通;更要深入探究文艺作品成功的底层密码,为促进城市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理念层面的启示。
文艺作品成功的底层密码在于融合创新
从近些年的成功案例看,《哪吒2》等影视作品之所以爆火出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归根结底在于融合创新。所谓融合创新,就是将各类创新要素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使整个创新系统发生结构性重组和质的提升。融合创新具有系统性,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或者要素叠加,而是通过优化配置与相互赋能,实现各类要素“1+1>2”的协同效果。影视作品从故事构思,到取景拍摄,再到宣发推介,有一套繁琐的生产流程,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与融合创新理念十分契合。一部影视剧能不能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融合创新的程度和水平。只要叙事结构、角色塑造、科技应用、传播渠道等各类要素有效联动、形成共振,这部影视剧就有了质量保障,反之则很难取得成功。
《哪吒2》成为现象级影视作品,是融合创新理念发挥关键作用的典型案例。第一,电影中的哪吒形象脱胎于古代神话故事,原型来自《封神演义》《西游记》等古典文学名著,同时借鉴了《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哪吒传奇》等经典动画片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多个文化IP的融合创新。第二,电影综合运用三维扫描建模、动作和表情捕捉、人工智能渲染引擎等新技术,体现了多项科技手段的融合创新。第三,电影制作动用138家动画公司和4000多名工作人员,推动国产动画的协作化、专业化、精品化,体现了我国动画产业全链条的融合创新。第四,电影灵活运用多线交织叙事、隐喻性表达、唤起群体共情等技巧,体现了叙事结构与角色塑造的融合创新。第五,电影选择春节档上映,精准定位“合家欢电影+社交媒体传播+开发周边产品”,体现了市场营销策略的融合创新。
在上述要素中,文化要素与科技要素的深度融合是《哪吒2》的核心创新点,也是其取得巨大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为推进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哪吒2》融入中国古代建筑、三星堆青铜器、蒙古族呼麦等传统文化元素,又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现代价值观与哪吒“逆天改命”的精神内核有效衔接,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表达。同时,电影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增强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把大量传统文化元素具象化地呈现给观众。在此意义上,《哪吒2》将文化内核与科技表现深度融合,是对“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的一种积极探索。
无独有偶,其他文艺作品成功的根本原因也在于融合创新。例如,《我的阿勒泰》将独特的自然风光、多元的民族文化、舒缓的叙事节奏等融合在一起,满足了观众对“诗和远方”的向往,成为新疆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山花烂漫时》将耳熟能详的感人事迹、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细腻温暖的故事情节等融合在一起,传递出昂扬向上的价值观。舞剧电影《只此青绿》将中国传统绘画的诗意表达、美轮美奂的色彩呈现、细腻的面部表情特写等融合在一起,突破了传统舞台表演的时空局限,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
以融合创新理念促进城市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促进城市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应当充分利用文艺作品的影响力,探究其成功的深层原因。具体而言,影视作品助力城市文旅既要将影视作品与城市文旅有机连接、有效贯通,更要善于借鉴融合创新理念。融合创新不仅为文艺作品提供新思路,也能够为促进城市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宝贵借鉴。
第一,深入挖掘文艺精品蕴含的特色文化,将其打造为高辨识度的城市文旅标识。影视作品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促进城市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可以从影视作品中挖掘与本地文化高度契合的部分,以影视作品爆火为契机,打造高辨识度的文旅标识。文旅标识是多维的,既可以是视觉符号,如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形象和地标性建筑;也可以是听觉符号,如颇具地域特色的音乐和方言等。打造城市文旅标识的关键是提高辨识度,只有那些特色鲜明甚至独一无二的文化元素,才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和吸引力,助推城市在激烈的文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一方面,城市文旅标识应当建立在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高度认可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也应当主动适应社交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规律,充分利用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形式,提高城市文旅标识的曝光率。
第二,善于捕捉影视创作背后的科技新动向,将其应用到城市文旅的具体场景中。科技创新为影视创作带来更多可能性,影视创作为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二者相辅相成。促进城市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应当及时关注影视领域的科技新动向,究其原因,两大领域都非常注重科技应用的视听呈现和人工智能赋能,颇具相通性。例如,可以将影视领域的视听新技术应用到沉浸式文旅场景中,还原影视画面,带给游客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可以将动作和表情捕捉等新技术应用到互动式文旅场景中,打造动态交互空间,进一步提升文旅项目的科技感和参与度。
第三,积极承接文艺作品带来的网络关注度,将其转化为持久的城市文旅吸引力和可观的消费市场规模。影视作品能够形成巨大的网络流量。促进城市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既要增强紧扣热点的敏锐性,更要善于把短期的网络关注度转化为长期的文旅吸引力。例如,通过举办主题会展、节庆活动等,延续影视作品的热度;通过推出文博展览、非遗展示、艺术表演、实景演出等,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通过开发周边产品、联名商品,打造主题酒店、主题餐厅、主题旅游线路等,延长影视IP的消费链条。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