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法定机构改革以来,中新天津生态城聚焦事业发展需要,为进一步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积极探索考核创新举措,逐步构建出一套科学化、精细化、多元化完备有效的授薪人员绩效管理体系,营造出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良好氛围,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动能。
完善管理机制
构建“科学化”考核体系
聚焦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目标,围绕招商引资、城市发展、社会治理、党建引领等重点任务,注重考核标准化与规范化,持续完善考核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驱动作用。一是规范考核制度。注重细化规范与强化指引,制定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紧密围绕经济发展主责主业,明确考核的指标体系、程序规则与结果运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确保考核评价体系公正与客观,为指引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二是动态优化机制。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向上对标发展任务要求,锚定现阶段工作目标,建立灵活动态的指标体系调整机制,不断更新体系框架、完善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法、强化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核对重点工作的调度预警和对干部创新实干的激励引导作用。三是到岗到人机制。加强考核目标统筹推动,抓好工作任务落地见效,结合授薪人员岗位职责,将管委会全年重点工作任务逐条分解,形成“一人一单”指标推进计划,建立年初明确工作目标、过程追踪监测、年底评价问效的全周期管理体系。
改进评价方法
实施“精细化”分类监测
突出精准监测与分类评价,树立重实绩的鲜明工作导向,激励各部门全力以赴、抢抓机遇。一是精准分类监测。结合授薪人员所在部门职能、个人岗位性质及工作实绩,分类设置激励系数,分领域、看表现,让在重点领域、重点任务中扛硬活、打硬仗的干部得实惠、获奖励。二是引入专项评价。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适时选取阶段性重点工作开展专项评价,比如围绕招商工作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额、净增“四上”企业等任务评价,对完成质效较好的个人表扬鼓励,激发招商团队“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三是差异区分结果。以发展业绩“论英雄”,以工作实绩“定奖惩”,突出考核的实效性和客观性,通过了解所在部门综合业绩完成情况,差异化分配授薪人员考核等次比例,综合业绩成效突出的部门人员给予A等次名额倾斜,综合业绩情况较差的部门人员加大C或D等次名额分配。
强化结果运用
用好“多元化”激励机制
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考核结果与绩效薪酬、职级晋升、个人积分等挂钩,用数字说话、凭实绩支撑,鼓励干部负重奋进、勇挑大梁,树立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一是与工资绩效挂钩。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绩效薪酬直接挂钩,持续拉大各等次考核系数以及同级别岗位人员绩效薪酬差距,真正让攻坚克难、实绩突出的干部受表彰、得实惠,大力营造干部队伍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二是与职级晋升关联。强化激励先进导向,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职级晋升的重要资格条件,加速年轻优秀干部晋升成长。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方面动真碰硬,明确干部“下”和“出”的标尺与通道,真正实现“优者奖、劣者汰”。三是与个人积分结合。建立干部个人积分评价体系,明确授薪人员考核结果作为积分核算主要组成部分,对积分较高的人员,在竞聘选拔、荣誉表彰、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引导干部重实绩讲实效,以干部新活力赋能区域新发展。
文 戴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