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桂芳 文/摄)由天津市民协、河北省民协、天津市和平区文联、天津港保税区文教局等六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京津冀彩塑精品展”,于3月14日在空港艺术中心开幕。展览以“守正创新,匠心共塑”为主题,汇集京津冀三地近百位艺术家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126件精品力作,通过传统技艺与时代创新的交融,展现北方彩塑艺术的传承脉络与当代活力。
京津冀山水相连,文脉相通,在彩塑艺术中形成“和而不同”的创作生态。在展览现场,北京兔爷形象的吉祥寓意、天津“泥人张”流派的写实细腻、河北玉田泥塑的乡土诙谐交相辉映。其中,天津艺术家于庆成的《那年代》《地头》系列作品以粗犷质朴的造型定格农耕记忆;杨志忠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的代表作《李逵探母》,其衣纹褶皱间依然流淌着匠心温度;付长圣的《挂灯笼》、王润来的《私塾》、陈文军的《祈福》、陈毅谦等创作的红色题材作品《觉悟社》等,勾勒出北方民间美术的多元面貌。
展览中,玉田的《猪八戒背媳妇》、白沟的《木兰从军》《大公鸡》等河北民间传统彩塑作品,北京的兔爷作品《元卯人》等,也展现了京津冀三地泥彩塑的高超技艺。
此次展览的策划组织者、天津市和平区民协主席、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宝义说:“此次展览首先是‘题材创新’,作者敢于突破并对传统题材赋予新的寓意,同时挖掘新时代的新题材。其次是泥塑的‘表现形式创新’,有的艺术家敢于运用新科技、新技术,使作品呈现出新意。”
展览期间,部分艺术家还将深入我市多所学校进行表演,推广泥塑艺术。此次展览为期半个月,将于3月28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