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捎给总书记
福建漳州市东山县澳角村村民许亚雪:“去年10月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澳角村,当时我很幸运就在现场。总书记勉励我们要做好‘海’的文章,我原来是一名渔嫂,现在经营电商,今后我将更加用心地把澳角海鲜的品质提上来,让海鲜产品销路更广。请总书记放心,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202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漳州市东山县澳角村考察,看到乡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很是欣慰、很有感慨,指出村级党组织要发挥火车头作用,带领乡亲们做好“海”的文章,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满载而归的渔船、游人如织的渔村、香味扑鼻的海鲜……早春3月,当记者再次走进澳角村时,发现这个传统渔村更显生机勃勃。
改革开放前期,澳角村曾经是个名副其实的穷乡僻壤,是个“三不起渔村”——“报纸订不起,电话费交不起,煤油灯点不起”。虽然很苦,但澳角人不向现实低头,紧抓改革开放契机,自建了澳角渔港,并致力发展大型钢质渔船以替代中小型木船,渔业生产得到发展,村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澳角渔港里,55岁的船长沈志超正细致地检修船上设备。海边长大的他15岁便开始捕鱼,就经历了从“竹排捕鱼”到“木船捕鱼”再到“钢船出海”的不同时代。
2010年,沈志超卖掉木船,并向银行贷款70多万元,打造了这艘30米长的钢质渔船。“钢船马力足、航行稳、抗风浪能力强,出海捕鱼安全许多,渔获也比木船时翻一番。最少的一趟有两三吨,最多的一趟可达10多吨。”沈志超深有感触地说。澳角村党委书记林华忠说,目前,全村共有110艘大马力钢质渔船、水产品加工企业38家、海鲜电商110多家。
澳角村东南边的海面上,有龙、虎、狮、象四座小岛屿,惟妙惟肖,组成奇妙的“海上动物园”。澳角渔民把渔村当景区来打造,拓宽乡村旅游、海上物业等增收渠道。短短几年,澳角村获评“全国最美渔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渔村。
“目前,全村拥有民宿41家、渔家乐大排档13家,配备安全游艇8艘、渔家乐体验船10艘,已形成集休闲观光、婚纱摄影、渔家生产生活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林华忠说,2024年,村里接待游客量达20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6.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