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天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04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候鸟翩跹 绘就生态文明画卷
本报记者 吕献峰

  近年来,宝坻区依托其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吸引了30多种候鸟、3万只鸟类在稻田洼地栖息繁衍,形成壮观的生态景象。大天鹅、东方白鹳、鸿雁、灰鹤等珍稀鸟类纷至沓来,让这里成为候鸟的天堂。

  “稻田洼地成为候鸟栖息地,既得益于这里丰富的水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也离不开相关部门严格的保护措施。”宝坻区阳光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护鸟志愿者杨军介绍。随着当地护鸟行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鸟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今年初春,豆雁、鸿雁、灰雁、斑头雁、白额雁、绿头鸭‌、斑嘴鸭‌、花脸鸭、翘鼻麻鸭、中华秋沙鸭、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东方白鹳、蓑羽鹤、白头鹤、白枕鹤、灰鹤等候鸟种群和珍稀野生鸟类大规模飞临八门城镇、黄庄镇、大钟庄镇等地,为水乡增添勃勃生机,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赏记录。

  “‌稻田洼地通常位于河流附近,这些地方水资源丰富,为候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栖息地。”宝坻区农业农村委员会相关人士介绍,黄庄洼位于宝坻区东南部,潮白新河以东,蓟运河以西,是该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洼淀区域,稻田洼地不仅是候鸟迁徙的停歇点,还被列为国家级蓄滞洪区,丰富的昆虫、鱼、虾、螺、蛙等动物性食物以及部分植物性食物,满足了鸟类的生存需求,也促进了鸟类种群的繁衍。

  近年来,宝坻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野生动物保护单位协同八门城镇、黄庄镇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护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预案,建立护鸟工作群;加强综合执法巡逻;组织村成立护鸟志愿者队伍,确保候鸟活动不受人为干扰。护鸟志愿者通过接受宝坻区农业农村委的现场调度和培训,积极参与护鸟志愿服务活动,形成群防群护的合力。

  “作为宝坻区首个公益性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单位,宝坻区阳光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对于有效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宝坻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工作人员陈光虎说。该中心自2023年4月成立以来,已吸纳80余名护鸟志愿者,累计收容救护野生动物530余只,在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