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浓郁的玉兰花香,一个黑色为底印满花朵的小铁盒,这就是1957年面世的“万紫千红”润肤脂,曾风靡全国长销不衰,而它也承载着很多人对国货护肤品的记忆。如今,“万紫千红”正以全新的形象和定位重回大众视野。纪录片《老字号 共潮生》第二季的拍摄,让观众看到一个焕发新生的“万紫千红”,感受到这个老字号品牌在“国潮”涌动的新消费环境中,如何求新求变,迎来万千气象的“又一春”。
“万紫千红”的诞生和“同昌行”密不可分。1921年,爱国人士刘凯平在沈阳创立“同昌行”字号,开始生产“老火车”牌牙粉,以振兴国货为己任。1932年,刘凯平被日本宪兵队杀害后,其弟刘日新承志继业,将同昌行转移至天津,1933年开始生产冷香爽(润肤脂前身),之后,在全国多地开设工厂,最终扎根天津。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同昌行率先完成公私合营,更名为天津市五洲日用化学厂,两年后,“万紫千红”润肤脂研发成功并上市,颇受消费者欢迎,还走出国门走向了国际市场。1981年,五洲日用化学厂改制为天津市第一日用化学厂,正式注册“万紫千红”商标。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万紫千红”小铁盒年销量达2亿盒,成为家喻户晓的护肤品品牌。
进入21世纪后,化妆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外国品牌与国货品牌竞相抢占市场,产品单一的“万紫千红”逐渐沉寂。因不愿看到这一承载时代记忆的老品牌陷入困局,多年来为“万紫千红”生产铁盒的张善庚,租赁了品牌使用权,建了新厂,继续坚守品质,深化产品研发。2023年8月,我们集团与张善庚达成合作意向,合作成立同昌行化妆品有限公司,开启老字号品牌的振兴之旅,合力唤醒“万紫千红”的第二春。
针对“万紫千红”产品单一、销售模式单一的状况,我们制定了做大产品线、做强品牌的策略。除了传统的润肤脂,我们加大了对面霜、眼霜等新品的攻关,科研团队还研发出了护手霜、沐后乳液、沐浴液、洗发水、身体乳等系列产品。与此同时,加大设备更新,建成新产品线并投入运行。一系列新品上市后,特别受到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比如一款栀子花香润肤脂上市首月热销近百万盒,包括这款润肤脂在内的新品实现了倍增式的发展,2024年销售额达到4000万元。
研发升级、产品升级外,营销、合作的升级也势在必行。乘着“国潮”兴起的东风,我们不断拓展着新型销售渠道,特别是围绕线上销售,开通了多个平台的线上旗舰店,打破了原有的纯线下经销模式,比如车间直播带货,吸引了众多“粉丝”关注,收效非常好。采取全域发展模式后,“万紫千红”系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得以迅速提高。我们还深挖“万紫千红”这一老字号品牌的文化内涵,创新研发了以杨柳青年画为题材的“天津伴手礼”,成功“破圈”,反响热烈。
靠情怀去吸引,靠品质去留住,靠研发去传承,“万紫千红”相关产品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拥有了一定的活跃度和“粉丝”群体。未来我们将采取“万紫千红+”的发展模式,陆续唤醒其他老的国货日化品牌,以高品质、高颜值、高价值为其赋能时尚化、年轻态和活力范,让它们在市场上重新焕发光彩。
伴随着纪录片《老字号 共潮生》的播出,“万紫千红”品牌的影响力和新活力,一定会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悠悠百余载,绽放中国美,“万紫千红”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的初心不会改变,从昔日的经典润肤脂到当下多元化的洗护系列,始终坚守品质,不断创新。未来,“万紫千红”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化产品研发,加强品牌建设,将更多高品质、有温度的日化品呈现给消费者,续写这一老字号品牌的新篇章。
(作者系天津渤海轻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今日18:20天津卫视播出纪录片《老字号 共潮生》——《红三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