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2月12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早点之变,变出新体验
郭振

  “每天往天津西站开来的最早一班高铁,运来的都是各地吃早点的。”这个段子反映了一定的现实。春节前后,不少游客刚下车,便直奔西北角。煎饼馃子、茶汤、锅巴菜……这里不仅有各种传统早点,还有许多新花样——海鸭蛋煎饼馃子,顾客还可上手体验制作;包子形状的雪媚娘,将传统黏食制作这项非遗技艺与天津“三绝”相结合。在这片不大的街区,热腾腾的“锅气”与“倍儿好吃”的称赞交织,为游客带来别样体验。

  西北角早就火出圈,搞这些“新花样”是否还有必要?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天南海北的游客需求各异,有人追求养生保健,有人渴望上手体验,有人钟爱文创产品……多种口味的美食,多种业态的店铺等都是满足多元需求的具体表现。主动求变、大胆创新,实际是在满足游客需求的过程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更大价值。这种背景下,“流量”将更好转化为“留量”,从而实现更多文旅增量。

  流量若想长久,就不能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要打好“差异牌”。满大街都是早点铺,大家卖的东西又差不多,如何脱颖而出?除了对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经营上的大胆创新也是一条出路。许多慕“早点”之名远道而来的游客,并非只为满足口腹之欲。他们更希望通过吃早点来感受天津的历史文化、城市特色、风土人情。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求新求变,为早点文化持续注入创新元素、文化韵味,游客自然愿意“回头”。

  美食为城市“破圈”,城市也可以美食为媒,在创新旅游消费场景中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推动文旅商贸融合发展走向高质量。新场景为游客带来了新选择,今年春节,许多酒店纷纷推出具有天津特色的美食活动,传统豆腐脑、煎饼馃子、锅巴菜等各类早点走进酒店,与游客双向奔赴。早点是一个缩影,一条条美食路线,一幅幅美食地图,让游客吃得开心、吃得放心的同时也将文旅消费“热力值”拉满。

  变则通,通则久。新机遇从变化中来,主动求变,满足游客多元需求,使其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回头客”将越来越多,促进文旅商贸深度融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