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读书·汇思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1月20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漂泊一生的归宿(图)
闫亮
  《一百个星期六:与斯特拉·莱维追寻失去的世界》,【美】迈克尔·弗兰克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24年12月出版。

  在希腊爱琴海的东南边缘,有一座岛叫罗得岛,距离希腊本土相当遥远。1944年7月23日,岛上的1650名犹太居民被集体塞进三艘船,航行8天后抵达雅典,接着被送上一列货运火车,花了13天时间向北穿越欧洲。21岁的斯特拉·莱维就在这群被驱逐者当中,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离开罗得岛,第一次踏上欧洲大陆,第一次乘坐火车,而旅途终点是一个她没听过的名字:奥斯威辛。

  奥斯威辛,二战时的人间地狱。随着战线的扩大,德国党卫军把犹太人从欧洲各地源源不断投进这座集中营,用毒气室和焚尸炉杀死他们。来自罗得岛的1650名犹太人里,有90%死在集中营,但这里不是斯特拉·莱维的人生终点,战争结束时,她还活着。

  就这样,斯特拉在21岁时被推向一场漂泊。战后,她无家可归,故乡已变成幽灵般空荡荡的存在。她的灵魂更缺乏归属,觉得自己没有真正的家。她前往意大利,很快又来到遥远的美国。最终,她定居纽约,因为这里有许多像她一样的流浪者。

  当生命来到晚年,斯特拉遇到了作家迈克尔·弗兰克。他对斯特拉充满好奇,将斯特拉的故事以动人的笔触记录下来,也借着这位不同寻常的女性的经历,披露了罗得岛犹太人鲜为人知的遭遇。

  一个又一个星期六,迈克尔以他的耐心、真诚和关切,逐渐与斯特拉建立起充分的信任,这让斯特拉能够把她的故事,包括在集中营里不堪回首的往事都向迈克尔吐露。这个过程中,迈克尔常常看到斯特拉是如何克服自己的抗拒,他带着些许心痛的口吻写道:“我常常好奇,当我结束某个星期六的见面回了家,却令她陷入一段难以忘怀的回忆,她的感受如何。”

  当年,德国人故意选在星期天拉响空袭警报,因为星期天商店都关门,警报会让人们留在家中。其实没有什么空袭,而是德国人要押送在两天前集合起来的1650个犹太人去港口,这份名单是意大利宪兵提供的。三艘船载着这些犹太人驶向大海,斯特拉从来没有从这种角度或这个距离眺望过罗得岛,“最终,这座岛变成了一个点,然后是一个微粒。再然后,它就这样消失在地平线上。”年少时的斯特拉渴望外面的世界,结果是在一场暴力驱逐中、在臭烘烘的船舱和车厢里、在死亡集中营里初次接触这个世界。她坦率地对迈克尔说:“我不知道你听到我这么说会怎么想,但另一个让我感受到别处的地方是集中营……从雅典乘火车穿越欧洲,我望向窗外,看着一个个车站一闪而过:这就是我渴望已久的大陆。后来在集中营,我们见到了法国女人,还有来自比利时的(女人)。她们聊到巴黎、里昂和布鲁塞尔。她们从那里来,她们曾经住在那里。”

  斯特拉在集中营待了11个月,她被剥夺了亲人——父母一下火车就被送进毒气室,被剥夺了头发,被剥夺了一切私人衣物,被剥夺了名字,变成编号A24409的一名无罪的囚犯。她甚至被剥夺了思想和感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允许我自己(存在),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允许自己去感受。我们忙于生存。”“思考太危险了……或者你会自杀。”

  迈克尔成功刻画出一个完整而耀眼的女性形象,也“抢救”了一个消失的犹太社区,将它惟妙惟肖地保留在文字里。斯特拉与犹太社区密不可分,尽管她小时候梦想离开这里,尽管她后来遭到强硬驱逐,从此辗转异乡,但这个社区的最后一批居民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斯特拉是其中一员。作为社区历史及其毁灭过程的见证人,斯特拉似乎肩负着回忆和纪念的使命。

  读毕全书,仿佛能感到两个斯特拉。一个斯特拉是主动的,梦想上大学,渴望成为知识分子;另一个斯特拉是被动的,总在试图从偏航的现实处境中逃离,不是因为软弱,而是不愿向任何限制投降。虽然斯特拉没能朝着梦想的方向展开人生的历险,却也在崎岖的命运中绽放出热烈而顽强的生命之花。斯特拉漂泊一生的归宿,不是异乡也不是故乡,而是她的故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