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2025年1月14日在天津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北辰区“小巷总理”林则银登上央视《榜样9》专题节目~~~
市领导出席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科技创新大会~~~
我市社科界启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
重要讲话精神实践探索与经验成效”大调研~~~
海河英才谱
天津发展·人才先锋~~~—— 记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团长赵秀君
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宝坻区举办“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示范活动
新春走基层~~~—— 本报记者天津港作业现场见闻
津门凭阑~~~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1月20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河英才谱
天津发展·人才先锋
传统文化守正创新 国粹唱响“河海津韵”(图)
—— 记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团长赵秀君
本报记者 刘莉莉
  赵秀君剧照。

  照片由天津市青年

  京剧团提供

  台上唱的,是独具中国韵味、已有200岁的京剧;台下坐的,是被国粹吸引而来、不乏众多“00后”的男女老幼——每每看到剧场里传统艺术焕发活力、代代相传的场景,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团长、张派青衣名家赵秀君都倍感欣慰。从“精益求精高水平”的艺术家,到“台上台下一把抓”的团长,赵秀君努力带领全团推动传统文化守正创新,以国粹之声唱响“河海津韵”。

  天津是戏曲重镇,文化气息浓郁的海河水哺育滋养着赵秀君。年少学艺,得拜名师,刻苦钻研,终成大器。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中国戏剧(旦行)领军人才”、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回望荣誉满满的从艺之路,赵秀君心怀感恩地说:“这之中既有我深耕京剧表演艺术领域40余年的执着与信念,又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悉心培养和殷切期望。一路走来,我感谢我的恩师、京剧大师张君秋的口传心授,感谢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的倾囊相授,在他们的关心呵护下,我较好地继承了张派青衣艺术。”

  守正创新,继承发展。即便已经成“角儿”,赵秀君也从未停下求艺步伐。作为张派传人,她还学习、演出梅(兰芳)派剧目,对此,赵秀君直言:“随着时代的进步,观众在欣赏方面不断提出新要求。张先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在创造张派艺术时着重于唱念。对张先生而言,他的艺术是圆满的,而对于我,一名新时代的京剧演员来说,只着重于唱念是不够的。于是,我想到了张先生的艺术源头,特别是梅兰芳先生,我也要像师父一样好好向梅先生学习。”经过不懈努力,赵秀君逐步把两位大师的艺术有机融合,舞台呈现更美、更生动。

  2021年,赵秀君担任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团长。从艺术家到团长,她深知肩上责任更重。赵秀君用行动说话:制定发展新目标,探寻京剧艺术发展新路;注重戏曲人才培养,给青年演员创造更多演出机会;组织举办“张派名剧(改编本)传习班”,将《西厢记》《楚宫恨》等张派名剧以“整剧传承”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人。

  作为一支将国粹艺术“高水平传承”的队伍,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坚持“精品当家”。经过40年的发展,剧团剧目库有300多出传统老戏,还有20余部新创剧目,有的作品被业内视为典范,成为全国叫响的津派文艺作品的代表。

  “我们在保证演出高质量的基础上,借助‘热点’‘兴奋点’,从宣传策划等方面给传统戏曲赋予‘新包装’,从而引起观众‘兴趣点’。”赵秀君高兴地说,“如今,越来越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走进剧场看京剧,乘高铁、飞机来天津看我们演出的观众越来越多。”文艺源于人民,更要服务人民。除了剧场演出,赵秀君还带领全团主动参与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等公益演出,让传统文化浸润人心,潜移默化传递民族精神,为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注入国粹力量。

  正值年初,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紧锣密鼓为观众准备年味文化餐。“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分子,我更要勇担重任,守护好、发扬好、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扛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文化传承发展、文旅深度融合添砖加瓦,继续发扬天津风格、展示天津风范,用国粹之声唱响‘河海津韵’。”赵秀君笃定地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