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2025年1月14日在天津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北辰区“小巷总理”林则银登上央视《榜样9》专题节目~~~
市领导出席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科技创新大会~~~
我市社科界启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
重要讲话精神实践探索与经验成效”大调研~~~
海河英才谱
天津发展·人才先锋~~~—— 记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团长赵秀君
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宝坻区举办“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示范活动
新春走基层~~~—— 本报记者天津港作业现场见闻
津门凭阑~~~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5年01月20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北辰区“小巷总理”林则银登上央视《榜样9》专题节目
用心办“小事” 当好“贴心人”(图)
本报记者 王音
  春节前,林则银(右)到社区老人家中探望。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社区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都是和群众息息相关的小事。办好这些小事,才能让百姓的幸福触手可及。”16日晚,由中组部、中央广电总台联合制作的《榜样9》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首播,北辰区宝翠花都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则银站在央视舞台上,向全国观众讲述基层工作者的心声。

  从贵州大山里的布依族妹子到天津社区的“小巷总理”,50岁的林则银已经扎根基层工作17年。她以社区为家,用心用情服务,被居民亲切地称为“社区天使”。

  春节临近,宝翠花都社区年味渐浓。社区工作人员正忙着为高龄独居老人和困难群体准备过年慰问品。“除了米面油,我们还在社区食堂预订了馒头。我知道北方人过年要蒸馒头,老年人更看重这些习俗,点着红点的馒头寓意着日子蒸蒸日上。”18日,刚刚参加完市两会,林则银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跑”回社区,操持起年前的一大堆事。从“大山的女儿”到“社区的女儿”,林则银早已成为居民身边的“贴心人”。大爷大妈、伯伯姐姐在意的大事小情,“小林子”都熟记于心。

  新年伊始,社区食堂完成改造升级,重装开业的食堂环境更整洁、菜品更丰富、价格更实惠。林则银时不时到食堂转一转,看看菜品、听听居民反馈,叮嘱食堂负责人,菜品要少盐少油,主食要多些花样、多添粗粮。一日三餐、四季烟火,小食堂里装着大民生,抓住了居民的胃,温暖了居民的心。

  社区如同大家庭,邻里间磕磕绊绊在所难免。社区党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借助多方力量形成调解合力,设立了“周五调解日”,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

  “处理邻里矛盾要事理、法律、情理相结合。单靠社区远远不够,关键是要借力。我们请来法官、检察官、律师、民警和居民代表一起参与调解,释法、说理、解心结。通过与政法部门合作,提升了调解专业性和权威性,也在社区形成了良好的法律宣传氛围。”林则银说。

  这些年,林则银创新探索的“五常五送”工作法不仅在北辰区全域推广,更在全市各街道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如今,林则银又打造了“五常五送”升级版,制定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图,以党建为引领更精准地服务群众。同时,探索和践行社区“三六零”微网实格治理体系,完善居民自治机制,全力升级居民的幸福感。

  社区的“一亩三分地”、千余户居民、百余户空巢独居老人,是她时时刻刻的牵挂。党群服务中心墙上的“七彩民情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有困难、需要特别关注的家庭,一张彩色的“晴雨表”绘出了居民的“幸福成色”。

  社区里有几户独居老人,每年都是独自在家过春节。年前这几天,林则银要挨家挨户看一看才放心。听说“小林子”要来,老人们早早站在阳台或楼道口迎着、盼着,为的是跟这位“好闺女”多说一会儿话。

  年年如此,年年期盼。又到岁末,林则银会像往年一样在社区里“守岁”。今年是父亲去世的第三年,按照家乡习俗,林则银要在春节期间回老家给父亲上坟。“过了这三年,往后回去的机会恐怕就少了。家乡的老人已经故去,社区还有那么多老人让我惦记。大山和社区都是我的家,在哪里尽孝都是孝。”林则银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