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文创产品种类繁多,而文创日历更是其中一种蕴含厚重历史的独特载体。独乐文创推出的《营造历》在连续6年出版之后,于2025年火爆全网。
打造弘扬古建筑文化的文创日历
与博物馆聚焦本地藏品的文创日历不同,《营造历》以辽代寺院独乐寺为切入点,介绍范围包含中国营造学社,延伸至中国古建历史长河。我国最早的户外石塔、最古老的塔式建筑、现存附角斗最早的实例、唯一一尊胸佛、中国第一会馆……诸多文化瑰宝跃然纸上,建造年代、发展历程、现存状况及独特构造逐一拆解呈现,一本日历仿佛一部古建知识的百科全书,引领读者领略古建筑之美。
《营造历》的编辑策划、蓟州建筑学社副馆长玉希娟在接受采访时,讲述了文创日历的由来。2017年,这个由古建筑爱好者组成的团队与独乐寺达成合作,他们从对独乐寺在建筑史上独特地位的认知出发,毅然踏上了打造一款以弘扬古建筑文化为核心的文创日历之旅。“《营造历》不仅要具备实用性,更要在艺术性上精雕细琢,让古建筑的美以视觉呈现触动大众心灵,使这款日历成为文创领域的一张亮丽名片。”玉希娟说。
跨越虚拟与现实的文化对谈
文创日历编辑之路,是一场漫长的文化苦旅。团队成员分赴各地,用镜头捕捉古建筑的神韵风姿,同时,积极与学术机构互动,探访营造学社后人,悉心收集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照片。在内容编排上,团队按月策划,拟定每月一个主题,比如古桥、古塔、古镇、石窟、彩塑、藻井……每页以图文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一座古建筑,以日历的形式,带人们踏上一探“营造之美”的旅程。
营造文库编辑中心主任徐凤安介绍,《营造历》在主题编排上,特别注意抓住在年轻人中有热度的话题,让古老的建筑与年轻群体产生联系。“在2025年《营造历》的主题之中,就隐藏着令人惊喜的‘彩蛋’,在《黑神话:悟空》里,主角所涉足的那些地点,像法兴寺、独乐寺、玉皇庙、蓝田水陆庵、小西天、铁佛寺、双林寺、广仁王庙、南禅寺、奉国寺、应县木塔、横省牌坊、宝顶山、飞来峰等,都能在《营造历》中找到其文化脉络,仿佛是一场跨越虚拟与现实的文化对谈。”
《营造历》成功的背后,是一支多元且富有激情的团队在默默耕耘。主编秦子超严格把关,确保文化脉络清晰精准;营造学社后人与专业建筑学者筑牢专业根基;美编人员匠心独运,实现文化与艺术的完美交融;众多摄影爱好者不辞辛劳,留住古建筑最美的样子。设计李振坤对一张照片印象最深:“研究民俗的德国专家茨威格·克劳斯,得知我们在做《营造历》,把自己拍摄的云南古民居照片,通过他的中国同事送给了我们,为日历增添了别样的文化视角。”
让古建筑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历经多年沉淀,《营造历》月销万本,在文创市场站稳脚跟。除了日历本身,团队还积极拓展文创产品线,推出了一系列深受大众喜爱的产品。例如,“龙行大运”冰箱贴,通过巧妙地展示从唐代到清代鸱尾的演变过程,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将文创产品与研学课程深度融合,在非遗蓟州大木作营造技艺(传统技艺)传承人徐凤安、范君的支持下,斗拱模型的研学课程围绕独乐寺展开。近几年举办的斗拱拼装大赛,吸引了众多参与者,也让古建筑文化从专业领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公众对古建筑的认识程度逐步提升。
文创日历的演进,折射出大众对文创产品期待的攀升与需求的多元化转向。投身文创产业八载的玉希娟见证了其发展:“早期文创1.0时代,就是简单的印刻文化。当下,大众期盼文创与非遗深度交融、文创与研学紧密衔接,对文创产品质量、工艺与设计有了更高追求。我们也将努力把创意融入生活各场景,让文化成为生活美学日常,让大众于生活细微处邂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