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指出,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石化产业是天津市重要支柱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绿色石化产业,是推动天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双碳”背景下,天津石化产业发展面临产业链衔接不紧密、低碳转型升级压力大、深加工环节“低端锁定”等挑战。通过科技创新着力提升天津石化产业的“含新量”“含绿量”“含智量”和“含金量”,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一、聚焦石化产业科技创新,提升绿色科创成果转化实效
科技创新是提升石化产业“含新量”的必由之路,核心在于增强绿色科创成果转化实效。首先,整合国家和区域创新资源,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围绕绿色石化产业链发展需求,谋划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构建涵盖企业科创中心、校企协同中心、国家级新区园区在内的多中心、网络化的协同创新体系。由一批产学研主流机构共同发起组建京津冀绿色石化创新联盟。
其次,依托科技创新精准提升关键资源转化效率。发挥南港绿色石化科创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用能设备电气化改造,实现燃料“以气代煤”的目标。鼓励绿色石化企业有序开发利用“绿氢”,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提升清洁能源转化效率。优化重大绿色石化项目布局,采取“以函代证”等方式化解化工类项目审批手续繁多、复杂的问题,促进“超净高纯”化工试剂研发转化应用。
最后,畅通绿色石化科创成果在津转化通道,以确保科创成果高效吸收、转化与应用。持续推进南港工业区电子化学品基地建设,遵循“政策协同、机制共建、产业协作”的协同发展思路,制定产业链延伸和协同配套政策。优化综合性电子化学品材料配套服务,破解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在区域布局和硬件设施方面的转化障碍。充分发挥京津冀技术转移协同创新联盟的作用,形成集“有组织研发”与“有组织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绿色石化创新枢纽,建立石化创新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清单,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实效。
◎二、强化绿色科创园区建设,构建石化产业高水平集聚发展新格局
强化绿色科创园区建设是增强绿色石化产业“含绿量”的关键步骤,旨在构建石化产业高水平聚集发展新格局。首先,加快推进绿色低碳示范园的建设进程,充分发挥园区集聚效应。借鉴其他省市设立的“超能新材料”“碳谷绿湾”“化工新材料”“电子化学品专区”等特色专区经验,选择合适区域建设绿色低碳示范园,打造园区品牌优势,加快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发挥好南港工业区的集中集聚效应,在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国际合作等方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绿色化工新材料基地,构建绿色化工集聚发展新格局。
其次,搭建绿色场景供需服务平台,构建园区全过程绿色制造生态体系。培育一批园区绿色化、低碳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可借鉴其他省市经验,支持园区企业主导或参与主要化工品单耗标准修订,探索将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融入产品设计中。加大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建议采取原料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工程物流一体化、环境保护生态一体化、智能智慧数据一体化、管理服务科创一体化等举措,推进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全过程建设。
最后,构建绿色组团发展模式,推动园区走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道路。引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项目,与央企二三级公司总部、区域总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项冠军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突破绿色关键化工材料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瓶颈,实现园区内原料资源的集约化综合利用。加大绿色石化科创园区的宣传推广力度,举办绿色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
◎三、促进数字技术与石化产业深度融合,提升绿色低碳产业链能级水平
数字技术与石化产业深度融合是提升绿色石化产业“含智量”的先决条件,对于提升绿色低碳产业链能级水平发挥重要作用。首先,推进绿色石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夯实石化产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有助于孵化和培养具有“数字领航”特质的优质企业群。强化智能工厂与数字化车间的引领示范效应,选择一批在数字化转型领域表现突出的绿色石化企业作为标杆,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重点支持。鼓励具有数字化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参与数字化专项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一对一”帮扶计划。倡导标杆企业与受帮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根据受帮扶企业面临的数字技术问题,定期进行技术培训与支持,协助企业打破数据壁垒,提升企业数字化效能。
其次,促进产业链数字化升级是驱动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能够有效破解深加工环节“低端锁定”的难题。依托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重点支持数字技术在精细化工和高端化学品等中下游产业链的深度应用,推动深加工环节高附加值产品开发。鼓励绿色石化企业对原油初加工环节进行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增强初加工环节与深加工环节的协同效应。按照《关于支持绿色石化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有关政策,基于不同领域企业的多元化需求,分类推进“智转数改”工作,加强数字技术与细分终端领域的融合,驱动绿色石化产业节能减碳。
最后,加强绿色石化产业安全管理是石化产业实现风险“共防共治”的核心环节,也是提升绿色石化产业链能级水平的重要保障。要以“数智化工厂”建设为抓手,建设涵盖智能巡检、作业管控、仪表自控等的“数智化工综合管理平台”,推进“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有机结合,实现化工产业安全智能可视化管理。整合绿色石化企业重大危险源信息,将其录入“数智化工综合管理平台”,精准识别生产系统和辅助生产装置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并制定相应管控措施,提升绿色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化解能力。
◎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是提升石化产业“含金量”的根本保障,关键在于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式新生态。首先,为绿色石化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以缓解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融资压力。以“产业链重点企业+金融服务专班”为抓手,用足用好海河产业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设立石化化工产业发展基金,创新多元化绿色信贷产品。加强石化产业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制定绿色项目评估认定方法,完善绿色供应链和绿色评价服务标准,筛选出具有“绿色属性”的石化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场景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其次,加强对绿色石化企业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激发石化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加大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优化升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持续推进滨海新区“一站式”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先发展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系统,促进绿色石化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流转和价值实现。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建立针对绿色化工产业的专项维权援助机构,制定相应的维权补贴政策,降低绿色石化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维权成本。
最后,为绿色石化企业营造良好的开放创新生态,以加速绿色石化创新成果的共享与整合。搭建政企高层互动的招商引资平台,吸引在石化领域具有创新优势的龙头企业落户天津,与优势互补的中小石化企业开展创新合作。推动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绿色低碳创新联合体单位进行联合攻关。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开放式创新体系,实现“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作者分别为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为2024年天津市社科界“十百千”主题调研活动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