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已至,候鸟“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热闹起来,作为这条线路上的重要“中转站”,我国唯一古海岸与湿地融为一体的七里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了熟悉的客人和它们的后代,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提到七里海自然想到鸟,七里海可不只有每年光临的近50万只、258种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在七里海湿地繁衍生息,罕见的白麋鹿现身其中,浮游动物群落密度大幅升高,香蒲、荆三棱、稗草、荇菜等水生植物群落近年得到迅速恢复,初步形成连片群落,42科162种野生植物健康生长,野大豆、野绿豆、二色补血草、倒地铃等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数量逐年增加。
“作为鸟类食物的鱼、虾、虫、植物,还有水中土里的微生物等都是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院副教授丁虎告诉记者,近年来他和同事一直在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生物多样性以及湿地碳汇研究,“湿地生物多样性在维持生态功能、增强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提升系统稳定性和恢复力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复杂的物质和能量流动、食物网的构建以及多种生物互相作用,确保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提高其生态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曾经,人为了生存在七里海湿地居住垦殖,为保护珍贵的“地球之肾”“京津绿肺”,宁河区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本着“生态优先、重在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发展”的原则,高标准编制了《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17—2025年)》,并经天津市委、市政府批准实施,确定了历史遗留问题清理、土地流转、生态移民、引水调蓄、苇海修复、鸟类保护、生物链恢复与构建等10大工程,为抓好七里海保护区问题整改和修复提供了重要遵循和保障。
鸟还巢,水复清,芦花飞。至2023年,经过科学修复和精心保育工作,七里海湿地6.84万亩核心区水面、5.56万亩缓冲区土地均实现了集中保护管理,湿地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植被扩面增长3万亩,修复芦苇2.6万亩,湿地水域覆盖面积增长50%,保护区的水质大幅提高,实现了出境水质优于入境水质。
修复成果来之不易,保护成果一日不可懈怠。在一系列常规保护手段之外,宁河区强化“科技+监管”,依托多种监测传感设备,搭建了生物多样性监测系统;同时,结合发展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与交控智飞公司合作,应用无人机开展湿地智慧化巡检,实现高频次、常态化、无缝式值守巡护。
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要保护,区外生物多样性同样缤纷,才是一个地区魅力之所在。
在七里海湿地之外,宁河区致力于保护、连接和恢复自然环境。全区通过补植改造和调整树种改造,提升改造原有林638亩,加快国土绿化;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总面积为17.81平方公里,绿化面积约4000亩,完成乔灌木栽植17万株,栽植地被及芦苇共1544亩,提前完成绿色生态屏障“十四五”造林绿化任务;绿色生态屏障整体蓝绿空间比达到85.6%。全区蓝绿空间用地15.68平方公里,蓝绿空间占比88.03%,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100%。宁河区深度探索“两山”转化,聚焦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城市农业、水产养殖业和林业的发展及管理决策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人类日常生产生活活动退出七里海湿地,还天地于其他生灵,万物以自己的方式回馈人类的礼让。
“这儿有好大一片荷花啊。”10月24日,丁虎在七里海湿地小径深处发现一处荷叶枯萎、莲蓬林立的水面。留得枯荷听雨声,这一大片残荷,景似水墨画,意如古乐韵,审美价值之外,在他眼里还是碳汇的宝贝。
“七里海湿地是华北地区典型的滨海湿地,湿地中有大量水生植被如芦苇、苦草和莲藕等,这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生物量,并部分通过叶片凋落和根系进入湿地土壤,最终形成有机碳的沉积。这些有机碳沉积在湿地土壤中,不易分解,从而实现碳的长期固定和储存。此外,七里海湿地的水体和土壤富含有机物质,低氧环境下的有机物分解速率相对较低,有助于碳的稳定积累。近年来,通过湿地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七里海湿地的水生植被面积得以增加,湿地的碳汇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丁虎介绍,“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碳汇潜力密切相关,因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能够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进而提升碳汇潜力。在七里海湿地,通过保护与恢复水生植物、鸟类和无脊椎动物等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功能逐渐增强。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中的植物种类和结构更为丰富,植物对碳的固定能力和有机物的积累效率都能得到提高。”
空间上人类退后一步,生态环境向好迈进一步。宁河区129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几十万宁河人与万千生物各安其所、各得其乐、共生共荣,共同缔造了散发生物多样性魅力的“自然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