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10月0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沽上丛话
生活中的鲁迅(七)
鲁迅家用菜谱中的“煎鳎目”(图)
陈武

  从鲁迅家的《家用菜谱》上看,餐桌上的海鲜、湖鲜、河鲜天天都有,每天不是吃鱼就是吃虾,或鱼松、虾松、鱼丸、熏鱼等鱼类制品,还吃过两三次炒海参。这些鱼虾的烹饪方式是煎、炒、炖都有。海鱼当中有曹白鱼(鳓鱼)、鲳鱼、鲈鱼、鲑鱼、白饭鱼(银鱼)、墨鱼、刀鱼、黄鱼和鳎目鱼等。这里重点说说鳎目鱼。

  鲁迅家餐桌上的鳎目鱼,是从1928年4月18日开始吃的,那天的记录是:“煎鳎目鱼;咸菜炒肉丝;青菜。”至这年的5月14日,在27天时间里,共吃了5次鳎目鱼,而且全是油煎。

  鳎目鱼的学名叫舌鳎鱼,外号很多,如鳎板鱼、鞋底鱼、牛舌头、左口、海秃、鳎沙子等,清代聂璜所著的《海错图》称其为“箬叶鱼”。箬叶,即竹叶,也还形象。海州湾一带有人称之为鳎板子。食客下馆子点菜,看到玻璃水箱里养着活的鳎目鱼,大声对服务员说:“来这条大鳎板子!”而鳎目鱼确实都不小,在鳎板子前边加个“大”也没错,它比一般椭圆形的盘子还要长,都三斤以上,说大鳎板子名副其实。

  鳎目鱼的生活习性似乎喜欢躲藏,比如浅海的泥滩或礁石下的沙滩上,它会潜伏着一动不动。有海边的孩子会在盛夏季节的海岔子里,或入海口的芦苇丛中摸到它——只需在淤泥里两手划拉,碰到滑沓如牛舌头一样的东西,千万不要以为是烂鞋底,一把逮住了,放进鱼篓里,否则,稍一犹豫,它就挣脱逃逸了。鳎目鱼以低层浮藻类为食,也吃小鱼小虾,要进食时,还会来点伪装术,把泥沙搅动起来,盖在身上,像是泥滩的一部分,等着小鱼小虾游过来,从它身前经过时,一口吞下,然后迅速回到原地,继续伪装,伺机觅食。鳎目鱼不喜欢群聚,大多是独体生活,渔民会在近海逮到它。逛水产市场时,经常会看到它和许多小杂鱼混在一起,真的不过竹叶子那么大,感觉可惜了。

  鳎目鱼中的目,应该是指它的眼睛了。鳎目鱼的眼睛比较有意思,别的鱼眼都是两边对称,它却在鱼体的一侧——幼鱼时,也是两边对称,待到二十天过后、约一厘米长时,便发生了变异,一只眼睛从一侧移到了另一侧,像麻将牌中的二饼。专家说,这是通过头颅上的软骨条再吸收而做到的。同样,鼻孔也移到了具有两只眼的一侧或颜色较深的一侧。大约和鳎目鱼同一个大家族的比目鱼,眼睛也是移到一侧的,但却不在同一侧,民间有“右眼比目,左眼鳎”之说,即比目鱼的两只眼睛在右侧,鳎目鱼的两只眼睛在左侧。

  鲁迅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吃了5次煎鳎目鱼,看来此鱼深得鲁迅家及其几个搭伙人的喜欢。从菜谱上分析,鲁迅家餐桌上的菜是以广帮菜和绍帮菜居多。这也不奇怪,因为女主人来自广州,男主人和三弟周建人又是绍兴人,自然要吃合口味的菜肴了。当然,也辅以上海地方风味的菜肴。除了煎鳎目鱼外,其他的还有煎鲳鱼、煎黄鱼、煎腊鱼、煎大虾、煎刀鱼、煎白饭鱼等,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家是爱吃油煎类食物的。煎,是烹饪的一种方式,即热锅里放油,把食物放进去,适当加热,使食物两面变黄至熟。为了便于比较,也以1928年4月18日至5月31日为例,鲁迅家共吃了各种煎鱼虾20多次,其中除了5次煎鳎目鱼外,还有6次煎鲳鱼、4次煎黄鱼、3次煎大虾、1次煎刀鱼,还有几次只写“煎鱼”,没说是什么鱼。煎鱼虾,已经成为鲁迅家餐桌上的主打菜了。绍兴人口味重,煎鱼香味浓郁,适合鲁迅的口味。

  实际上,鳎目鱼除油煎而外,红烧、清蒸都不错。上海濒海临江,鱼虾丰富。在密集吃过煎鳎目鱼之后不久,即1928年6月1日之后,鲁迅家不再包饭了,许广平烹饪海鲜、江鲜时,应该采用更多样的方式了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