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降临时,津城开始切换至另外一种状态中。
相较白天,很多餐饮从业者十分看重夜间经营。在他们全天的收入里,夜间占比超过七成已是常态。除了夜食外,独特的氛围感也让夜游、夜购、夜娱等夜间消费越发活跃。由此,这些丰富多元、跨界融合的“夜”态共同绘就了“夜津城”的“醉”美画卷。
有别于其他城市,天津“夜经济”别具一格,时尚范、文艺范、活力范、国际范充盈其中,且相互交织。
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夜幕下,穿城而过的海河犹如一条璀璨的项链,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无论是在海河两岸漫步,还是骑行,均是体味“夜津城”独特魅力的上佳选择。
河边音乐会、大剧院演出、小洋楼沉浸式剧目、古文化街相声表演……天津人不乏文艺细胞,并不断从中获得滋养。同时,各类文艺表演也让外地游客沉醉其中,感受着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些年,“运动之都”建设让天津活力满满。夜间的运动场所里,诸如匹克球、腰旗橄榄球、陆冲等运动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在激情碰撞中,“体育+”催生更多夜间消费新业态。
因水而生,依海而兴。开放一直是天津这座港口城市重要的城市底色,不仅体现在建筑上,还厚植于文化中。在意式风情区、解放北路……人们都能看到这种印记。传承百年商埠底蕴,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化也是天津“夜经济”的鲜明特征之一。
眼下,“夜津城”真迷人,“夜经济”正蓬勃。
时尚范
City Walk乐趣多
夜生活“玩”出松弛感
夜晚的赤峰道比白天多了些许韵味,镌刻了时代年轮的故居与穿搭时尚的年轻人构成了一种反差美——不管是City Walk(城市漫步)还是City Ride(城市骑行),漫无目的的松弛感让这种美呈现得毫不费力。
当铺、药铺、照相馆、歌舞厅、裁缝铺、理发馆……位于赤峰道的“津沽旧事”沉浸式街区,百年前天津城的“微缩版”被还原在眼前。“7月、8月每天晚上有‘津夜百乐门’,每场观众都有100多人。”该沉浸式街区负责人纪昕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排练10月18日要上演的沉浸式剧目。
眼下,赤峰道“玩”“拍”“逛”等为主题的场景吸引了众多年轻人驻足。“津沽旧事”沉浸式街区、众多潮牌店、网红拍照“打卡”地……时尚元素深度植入的街区活力十足。
对于夜间好玩的地方,23岁的瑶瑶如数家珍:“滨江道附近不仅有沉浸式演出、相声茶馆、密室逃脱,还有24小时营业的商店。”
瑶瑶说的是“焕新”后的吉利大厦。自从吉利大厦24小时营业后,这里就成了年轻人的潮玩中心。打扮时尚的女孩在谷子店流连忘返;活力四射的舞蹈爱好者在跳舞俱乐部门前等待相约的朋友……滨江道的夜生活“潮”起来了。
日前,记者来到吉利大厦,晚上11时多,部分商铺已经打烊,但4层的风云再起游乐汇舞萌游戏机前却站满了人。“这个游戏现在很流行,我们每次过来都会玩上几局。”玩家王鑫说。
如果你City Walk正好来到了海河边,就顺便听一场“野生演唱会”吧。随意的大合唱,超绝的松弛感,海河边是个巨大的Live House(现场音乐演出场所)。
王旗每周在这里演出两三次,他唱的大多是抒情歌曲,平日每场观众有60多人,周末的时候有上百人。“我一般从晚上7点多唱到晚上10点半,一晚上唱30多首歌。”据他介绍,演出很随意,观众经常听着听着有了兴致,上来自己唱。
人们对音乐的偏爱让这座跳跃着音符的城市充满活力。
位于五大道附近的山海club一到晚上就人头攒动。“每天都有100多人,几乎天天满座。”山海club创始人陈洋告诉记者,店里的曲目和装修风格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打卡”,在旅游季,每天的外地游客占比近30%。去年,该店的销售额超千万元。
除了休闲游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晚上奔赴夜校,“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成为年轻人的夜间新时尚。
夜幕降临,天津津晚青春夜校的茶道课堂火热开讲。“我一直喜欢茶道,以前下班后常和朋友逛街、约饭,现在在夜校不仅重拾了爱好,还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在该夜校学习茶道的琳琳告诉记者,10节课是一个学习周期,学费500元至600元,算下来一节课五六十元,比较划算,她身边的不少朋友都在上夜校。
“我们有30多门课程,上课时间是晚上6点45分到晚上9点,每个班多的时候有15人,少的时候也有不到10人。从今年3月开课至今,参加课程的学员达500多人,咨询人数超3000人。”据天津津晚青春夜校负责人孟宪伟介绍,30岁至35岁的学员居多,女生占比超95%,化妆、茶道、香道、书法、插花等都是热门课程。
文艺范
奏响“越夜越美丽”乐章
浪漫按下“播放键”
在游船穿梭如织的海河畔,偶遇一场桥边音乐会;坐在天津大剧院里,听艺术家们一展歌喉;走进百年历史的小洋楼,“沉浸式”体验民国的风情……在秋天的微风中,漫步津城的大街小巷,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充盈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9月6日晚,香港歌剧院“‘狮子山下’香港和天津在一起”音乐会于天津大剧院音乐厅成功演出。从北京特地赶到现场的张哲兴奋不已,《狮子山下》《东方之珠》等一首首经典老歌,不仅展现了香港独有的文化,也唤醒了他的青春记忆。
“去年‘狮子山下’在北京首演,我没抢上票。这次音乐会来到天津,我当然不能错过。”张哲笑着对记者说,他原计划听完音乐会就打道回府,但在高铁上不断刷到天津的游玩好去处,一场音乐会“跨城之旅”变成了津城周末游,逛五大道、乘海河游船、探访天津博物馆,两天时间下来,他对天津这座城市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相较于在大剧院欣赏艺术,当代年轻人更渴望参与感,也带火了小洋楼里的“沉浸式”剧场演出。
9月7日晚上6时,位于和平区鞍山道的天津张园纪念馆(以下简称张园)结束了白天的营业,但天津北方演艺集团的演员李凯正忙着化妆,为当晚在这里上演的“沉浸式”夜游体验项目《宋美龄的耳环丢了》作准备。“我们这个夜游体验项目的背景是民国时期,张园就是我们舞台,二层的西式建筑、红砖白墙、假山和喷泉,小洋楼的历史底蕴让观众‘一秒入戏’。”他说。
“我是在小红书上被种的‘草’,不少博主都推荐坐到前排,不仅能与演员有眼神接触,甚至能看到他们鼻尖冒出的汗珠。”观众刘女士说,为了能成为“剧中人”,她还特意穿上了旗袍。
参与《宋美龄的耳环丢了》演员服装设计的尹小萱表示:“我们演了50场,每场游客上限为90人,几乎是场场爆满。今年暑期,部分场次的门票甚至提前一个月就售罄了。对于无流量明星、无大IP的文旅项目来说,这个‘上座率’来之不易。”
步入李叔同故居开启“叔同之夜”,走进曹禺故居“寻找话剧家”,站在梁启超故居前欣赏一场别开生面的灯光秀……随着越来越多的小洋楼奏响“夜之乐章”,人们在“越夜越美丽”的氛围中感受着文化与艺术的共生。
与小洋楼相比,天津这个城市是一座更加宏大的舞台。
秋色凉如水,蜿蜒流淌的海河穿城而过。有河必有桥,海河上不仅桥多,桥畔的文化娱乐活动也风格迥异。北安桥旁的音乐公园或因毗邻意式风情区,西洋乐表演居多。金钢桥或许是因为更靠近老城区,成群的老年人伴随着音乐舞出幸福。
今年以来,来自我市戏曲、歌舞等不同领域的专业院团走出剧场,来到桥边,用交响乐、民乐等不同风格的高水平公益演出圈粉无数。市民孙磊表示:“下班后来海河边散步,偶遇一场桥边音乐会,无疑是一种生活的美好。”
有获得感的不只是观众。国家一级指挥、天津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易娟子今年以来已经参与了多场桥边演出。她告诉记者:“在音乐厅内,指挥是面对乐手、背对听众,但在桥边,大家将乐队围在中央,我能与听众有眼神对视,这种互动与交流让我惊喜。”
城市即舞台、民众皆主角。现如今,文艺走出剧院,走进广场、河畔,逐渐融入百姓生活的日常,这种新模式不仅给天津市民精神需求提供了出口,也为城市“夜经济”繁荣带来机遇。
活力范
动感都市让生活跃动
运动流量变消费能量
傍晚时分,从白天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出逃”,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正在成为更多市民的选择。运动彰显出自信的气质和向上的精神是这座城市永不停歇的律动,让津城的夜晚活力满满。
遍布城市的体育馆内,大球小球跳跃旋转,攻防转换间你来我往;绿茵场上,系着彩色腰旗的队员手持橄榄球灵活地腾、挪、闪、躲、追;健身步道上,夜跑者乘着自由的风纵情奔跑……
9月22日晚上7时刚过,天色渐暗,凉风习习。
位于滨海新区麦穗体育室外运动场上,一场七人制足球赛正在举行,十几个年轻人在球场上奔跑、过人、传球、射门,场外不时有市民驻足观望。走进室内,乒乓球馆、羽毛球馆都爆满,白色小球来回飞舞,旁边还有人在排队等场。“年收入约1000万元,晚上6点半到晚上10点是黄金时段,客流量和营收占比约七成。”场馆负责王建军介绍。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群众运动健身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助力运动流量汇聚成消费能量。与麦穗体育百米之隔的一家湘菜馆内,接近晚上9时,店内仍然满座。该店负责人介绍,通常晚上9点左右会迎来一波客流小高峰,“都是运动完补充能量的,周五到周日三天晚上基本客满”。
中秋假期期间,国际篮联三人篮球天津挑战赛每晚在东疆亲海公园云帆广场开打,来自八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4支球队参赛。争抢、控球、外线远投,精彩瞬间让人目不暇接,四处洋溢着运动的活力,吸引众多国内外观众现场观战。同期举办的涂鸦艺术节、街头文化派对等让体育赛事和街头潮流文化激情碰撞,打造体育旅游消费新场景。
今年以来,我市在夜间各商圈、景区举办排球娱乐赛、篮球业余联赛、轮滑比赛等丰富体育活动,推动体育与商业深度融合。与此同时,“村BA”“村超”等乡村体育赛事也轮番登场,带动乡村主题体育消费新场景。
人们耳熟能详的运动之外,在社交媒体的助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匹克球、腰旗橄榄球、气排球、陆冲等网红运动。
9月19日晚上8时,旭博体育俱乐部匹克球场馆内,马先生正和同伴们进行双打比赛,反手击球、截击球、网前吊球,攻守兼备,紧密配合,激战正酣。中场休息,马先生和记者说,他此前并不爱运动,直到年初被朋友拉着体验了一次,就一发而不可收了。“对体能要求不高,没有特别激烈的动作,既能锻炼身体结交朋友,还显得自己新潮。”他说,以前每周来一次,现在至少三次。该场馆工作人员表示,特别是匹克球作为巴黎奥运会表演项目之后,订场率明显上升。
95后女生秦程文宏,几乎会玩儿所有网红运动。“和原有‘正统’运动相比,很多网红运动在技术、动作、规则等方面的要求是‘降级’的,普通人更容易上手,尤其是年轻人敢于尝试,还能发社交媒体上炫一下,所以迅速走红。”说完,她踏上陆冲板给记者展示,原地Dropin(下斜面)、左右荡板、肩跨带转、拐弯、原路返回、下板刹车。一串动作完成后,回到记者面前,略显得意地说,“这个陆冲,我和教练学了俩小时,再自己练练就到这个程度了。”
运动,让人们在繁华喧嚣的城市中尽情释放自我,感受自己心跳和脉搏的同时,也不断激发着城市的新活力。
在今年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中,新建40处足篮排多功能运动场、40处社区户外微场地、16处室外智能“健身房”……所有建设任务预计在11月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天津还鼓励举办街头篮球赛、街头田径、体育夜市等活动,打造体育潮玩消费新场景。
在天津,将有越来越多的地界儿能让你“动”起来,它们赋予生活更多运动魅力,让人们沉浸其中,共同打造一个挥洒汗水、活力四射的“运动之都”。
国际范
异域风情涌动夜场
过境免签聚外国游客
9月21日晚上7时许,在位于河北区的意式风情区里,一幢幢欧式风格的小洋楼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有些游客在店里购买工艺品、明信片,有些游客在建筑前“打卡”拍照。记者注意到,不少外国游客坐在小洋楼门前的户外餐厅,一边欣赏现场乐队演出,一边举杯畅饮。
记者走进巴伐利亚德餐啤酒坊时,门店经理姜建正忙着接待顾客。“店里主打德国啤酒和特色德餐,二位先看一下菜单。”说完,他抽空和记者聊了一会儿。
“这家店已经经营了15年,每年4月到10月是店里最忙的时候。在这期间,营业时间是从上午11点到次日凌晨2点,相比之下,11月到次年3月没那么忙,会早闭店1小时。”姜建告诉记者,晚上店内顾客更多,为此,他们安排了乐队演出,从傍晚5时30分一直到晚上11时。
“这家店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左右,大概能容纳150桌。从周一到周四,店内客流量在350人次至400人次,周五到周末,能达到600人次以上。”据姜建介绍,今年6月至8月,欧洲杯和奥运会相继举行,在此期间,店里每天座无虚席,“店里有大屏幕,顾客可以聚在一起,一边看比赛、一边喝啤酒,一到激动的时候,大家都站起来欢呼,气氛特别好。”
威尼斯餐厅是一家正宗意式餐厅,也是老板雷纳多(Renato)2008年从意大利来津后,开办的第一家餐厅。灯光、砖墙、玻璃、挂画……各类元素的巧妙搭配,让人仿若置身于地中海小镇。
“中午,大家到店主要是吃一些简餐;晚上,顾客更多,他们会点一些酒水饮品,坐在店里听音乐、聊天。”雷纳多告诉记者,该店每天从中午11时营业至晚上11时30分,顾客较多时,会延长至凌晨。
采访时,记者发现,店里有3桌顾客都是外国人。雷纳多对此习以为常:“我儿子手机里有1000多位外国顾客的联系方式,店里几乎每天都会接待几桌。他们都是回头客,通常会提前一天预约。”
为了接待这些外国顾客,雷纳多希望招聘更多精通英语的服务员。不久前,化勇在这一契机下入职了这家餐厅。“我在这儿工作了十几天,已经接待过德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等至少十余个国家的顾客了。”化勇说。
据了解,自国家移民管理局成功推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并不断优化政策覆盖范围以来,“China Travel”(中国旅游)成了国外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其热潮不断升温,不仅释放了文旅发展的潜力,也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移民管理工作主要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占比52%,同比增长190.1%。
外国人来华热度持续到了下半年。今年暑期(7月至8月)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1.1亿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177.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0.0%,环比5月、6月增长13.0%。其中,外国人出入境108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2.8%,免签入境来华外国人(不含边民)195.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17%。
作为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口岸城市之一,我市受到了越来越多外国游客的欢迎。这些游客只需持有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及144小时内确定的联程客票,即可免签入境并在中国特定区域内停留不超过144小时。
天津口岸是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邮轮旅客信息申报系统先行先试地区之一,今年上半年已累计查验邮轮出入境(港)人员近23万人次、邮轮近100艘次,共有来自法国、俄罗斯、美国等近80个国家的8000余名外籍游客到访天津,多数游客以京津两地为观光游玩目的地。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刘欣 郝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