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本书深入研究古代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联系,探讨丝绸之路、大航海时代、商品与技术交流、中国知识传播等方面的重要主题。全书通过希罗多德、马可·波罗、传教士们等历史人物的故事,揭示了古代中国对欧洲文明的深刻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推动西方的崛起。书中详细阐述了丝绸、茶叶、瓷器、印刷术等中国元素如何改变了欧洲社会、文化和经济,为现代世界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该书不仅是一部关于历史的探索之旅,更是对东西方文明互动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中国在西方崛起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一段被忽略了的历史
一般认为西方的现代化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在长时间段的世界商业、技术的联结与相互影响,旅行家们不断扩展的视野,蒙古帝国兴起与陆上贸易的重新兴起以及新航路的开辟等奠定的基础上,西方在1500—1800年经历了一场全面的、历史性的变革。这场变革的直接结果,是近代西方文明的诞生。西方的这一转折性变化,不仅对西方文明史,而且对整个人类历史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既是西方文化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更是世界历史给予西方文化的馈赠和机遇。在这些馈赠和机遇中,就有中华文明在西方的大规模传播,其对西方文明的激励与启发,深刻地影响着西方社会文化变革。
中国和西方分属两种不同的文明系统,在此前的漫长时间里,各自按照自己的道路独立、平行地发展。直到1500年,中国与西方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文化交流。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西方遭遇东方是我们时代里头等意义的世界大事。这种发现对欧洲社会变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美国学者艾尔曼指出:“1600年以后欧洲在全球史中的崛起,以及大英帝国在18世纪的兴起,这一历史进程的很多方面和明清中国直接相关,比如它的文官制度、强大的经济,以及它的茶叶和瓷器产业。”1500—1800年的中西交往,是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典型范例,是一段辉煌壮丽和激动人心的历史。胡适就精辟地指出,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是文化间一见钟情的典范。但是,这一段历史,这一时期的文明互鉴,却被刻意地回避和遗忘了。
在18世纪后期,欧洲完成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逐渐赢得文明的优势。之后,欧洲人兴奋了,他们制造了一个“西方中心”论,一种殖民主义的“世界眼光”。他们似乎已经忘却了曾经对东方,尤其是对中华文明有过热切的赞美和向往,忘记了那个时候对东方充满激情的仰望。人类历史发展的周期已反复证明,任何文明一旦盲目自信或者墨守成规,必然会将自身的发展带入死胡同里。中国的产品、技术、知识、思想如何流传到西方,在西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话题。学界出现了美国汉学家孟德卫的《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张西平的《跟随利玛窦来中国:1500—1800年中西文化交流史》等重要的著作,但总体来说对这段历史展开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
◆中西交往的高光时刻
从人类文明史来看,交流互鉴一直是文明发展的一大主题。人类文明依靠文明的沉淀积累与交流互鉴,不断增加人类种群的知识和智慧,不断打破时间和空间对人类发展的限制。亚欧大陆上东西两大文明体的交流就是人类文明突破空间的重要成果,这一交流也带动了中间地区文明的发展,最终呈现出世界级的文明交流成果。在西方走向现代化的初期,中西两大文明体从最初的遥望走到了思想层面的交流,中华文明从物产到技术再到思想,全方位影响和启迪着西方。此时的中西文化交流基本上处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之上,那是一个相互仰慕、相互尊重的时代,中华文明已高度成熟,而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培育出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中西文明可以站在同一认识水平线上对话,从而在认知、思想领域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这三百年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时刻,是世界历史的转折期,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一个新的起点,这一时期所创造的文化场域,是现代世界的一块界碑,铭记着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一跨三百年,这段中西交流的旅途虽然不乏颠簸起伏,但却是激动人心的。很多时候物化的产品,或衣食住行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往往更大,由对异域产品和文化习俗模仿引发的消费文化和时尚追求,如中国茶叶与英国的相逢,催生了下午茶文化,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物质体验和物化产品所传递的思想和文化具有强大的穿透力,这在当下的生活中也是如此的。当时欧洲人对传来的中国物品、技术、制度、思想的震动程度不亚于19世纪的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看不到这些,就不能真正看懂这一段历史。
“在1500—1800年,中国是一个真正强大的世界大国。当时的欧洲还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美国则仍是一片美丽的荒原。”1500—1800年的西方,处于崛起的阶段,社会结构和价值观正在重构,新的秩序和社会风尚还没确立,新的规范和标准、对生活的解释都在塑造中。在欧洲人面前,此时的中华文明就是“王炸”般的存在,全面辉煌且有巨大的能量。1500—1800年的中华文明处于内部掌控、外部影响阶段,以高度成熟之美为西方提供了样本,直接或间接塑造了西方文化。在欧洲社会面前,中国人活成那个时代最应该的样子,中国形象为他们展示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前景”。中国的丝织品、茶叶、瓷器、漆器,装饰风格、园林艺术、诗歌戏曲,孔夫子的道德哲学、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科举取士制度,一时都进入西方人的生活,成为他们谈论的话题、模仿的对象与创造的灵感。伏尔泰、莱布尼茨以及魁奈等人把中国视为道德的楷模、制度发展的导师。中国疆域广大、人丁兴旺、安定祥和,与欧洲社会冲突和战乱连绵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几乎成为西方文化向往的乌托邦,中国形象成为西方文化自我批判与自我改造的超越力量,这种影响在现代文明的起点上就已经出现并持续多个世纪,为西方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知识与价值的起点。
这是几千年来中国和西方之间相处最平稳的时代,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理解最为平和的时代。这一时代的中西关系是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重回1500—1800年
美国学者孟德卫说:“要从西方历史中发现西方对中国的敬意,我们必须回到1500—1800年这一时段。”
武斌先生在新作《重回1500—1800:西方崛起时代的中国元素》中就对1500—1800年中西文明交流做了全景式的梳理,寻找东方对于西方的影响,中华文明在西方文明中留下了什么样的因子,进而试图总结出中西在三百年历史中的文明互动与演变逻辑。虽然仍然存在“自我”与“他者”的阐述模式,却深刻洞见了文明间交流的丰富性,并在动态的交流互鉴的张力中规避文明交往范式变换过程所容易陷入的“西方中心主义”或者“中国中心主义”偏颇。作者通过对五个篇章即中国商品、中国技术、中国元素、中国知识、中国思想的描写,从物质交往到知识、思想交往,层层递进,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走到当时世界文化交流的场景中,感受世界文化秩序的演变,从而读懂人类文明史。贯穿本书的一个主要线索就是跳出西方中心的解释惯性,最大地接近当时历史的面貌,全面阐述中国如何推动西方文明的兴起。也可以说,这本书主打的就是站在全球史观上,从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发现中华文明的伟大。1500—1800年的中国,是和平发展道路的典范,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各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华民族推动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影响和塑造了世界文化格局,为世界文明、世界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伟绩,作出了光耀千秋的历史贡献。
这三百年间,在来华传教士的笔下,在西方的报刊书籍中,在西方人的茶余饭后,“中国”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常用词汇,中华文明在西方社会中常常是“头条热搜”,妥妥的顶流。从出版人的角度来说,能出版这样一本书是幸运的,1500—1800年世界交流场景是丰富多彩、熠熠生辉的,这是一段知识生产、传播和碰撞的历史,可以总结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智慧与经验。这一时期,中华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启迪是全方位的。丝绸、茶叶和瓷器成为欧洲皇室竞相追逐的奢侈品,改变了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技术的西传,直接叩开了人类近代文明的大门;传教士书写中国的墨香漂洋过海,“礼仪之争”沸沸扬扬,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启;《赵氏孤儿》的西译与流传所反映的中国文学西游,莱布尼茨与白晋关于《易经》的通信所反映的中国哲学对宇宙本源的探索,伏尔泰、孟德斯鸠、魁奈、狄德罗、休谟、斯密、歌德等对中华文化的观察研究,引发了启蒙运动中的“中国热”,等等。这样的世界级文化交流场景,值得我们将这些故事的细节放大。
虽然这本书讨论的是1500—1800年的历史,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本书与现实完全脱节,或许“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可以从本书得到启发。正所谓鉴往而知今,重回1500—1800年,去了解几百年前西方世界兴起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看见未来的发展,从新视角洞见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找到穿越人类文明发展周期的内在逻辑。
作者为岭南古籍出版社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