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首都图书馆联合天津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成立大运河沿线图书馆联盟,共办2024年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活动,八省市联动,重走大运河之路,探寻千年文脉。
8月14日,2024年大运河文化阅读行之城市漫游的第七站来到天津,由文化学者陈克带领读者探访大运河天津段。7时30分,记者跟随漫游小队一起从天津图书馆出发,在12个小时里,通过漫游杨柳青古镇、桃花堤、天子津渡遗址公园、三岔河口、古文化街、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天津梁启超纪念馆、曹禺故居纪念馆、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天津图书馆等文化地标,探寻大运河天津段的前世今生。
大运河在天津境内分为北运河、南运河两段,流经武清、北辰、河北、红桥、南开、西青、静海7个区,最终在三岔河口汇聚,其中北、南运河天津三岔口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大运河却从北向南纵贯而下,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大运河天津段连通了整个海河水系,陈克认为它具有四个鲜明特点,“天津是南北运河交汇处并连通大海,使漕运的河海联运得以实现;大运河天津段是整个大运河的节点,南北运河对流,在三岔口合流,最终汇入大海;三岔河口处于海河尾阊,由此将运河纳入海河水系,在近代黄河改道截断运河后,能够继续发挥航运作用;南北运河汇聚之处,贸易繁盛,文化沟通,孕育了天津这个超大城市。”
“杨柳青的地理位置特殊,有大运河、子牙河夹流其间。自明朝设天津卫以来,杨柳青就成了天津卫的西大门,也是水运的重要码头。明清两代,这里漕运发达,商铺林立,富贾云集,形成了独特的大院文化;因运河之便,杨柳青年画吸收百家之长更加兴盛,也被输送到全国各地……”来到杨柳青古镇,站在绿柳依依的南运河畔,曾四次驱车踏勘大运河的陈克,说起大运河故事如数家珍。
位于北运河畔的桃花堤紧邻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堂旧址。陈克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北洋西学学堂被占为兵营,被迫停办。后来,学堂迁至西沽武库重建,改名北洋大学堂。因为课业紧张,学生们经常来到北运河畔、桃花堤上,放松身心,朗读课文。“
“我还是第一次知道我们学校和大运河有这样的渊源。越了解大运河就越觉得,我们有责任一同守护这些文化记忆。”漫步桃花堤上,天津大学2023级化工学院本科生徐雨翠心潮澎湃,“我从山西考到天津,感觉天津既时尚又有历史文化底蕴,充满活力和魅力,天津人特别热情,让我觉得生活在天津很幸福,希望更多人像我一样了解天津、爱上天津。”
在天子津渡遗址公园里,陈克为读者揭秘了明成祖朱棣赐名“天津”的缘由,“天子津渡就是天子渡河的地方。当年,在靖难之役中,朱棣率军在这里渡河南下,一路势如破竹。登基后,朱棣为这片土地赐名‘天津’。”
来到曾经的大运河沿线漕运转运枢纽、天津城的起源地和发祥地——三岔河口,看着南运河、北运河交汇,流入海河,耳边是专家绘声绘色的讲解,读者很容易就明白了“河海交汇的地理特色,为天津带来了河海联运的独特运河文化特色,南北文化在这里碰撞,中西文化在这里交融”。
跟随专家漫步古文化街,倾听天后娘娘随漕运之舟落户天津,逐渐变成居家保护神和城市护城神的故事,读者们进一步感悟了天津漕运文化之兴盛,探寻到天津的运河文化脉络。
“这里就像一所心灵药房,你所遇到的所有精神内耗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药方。”在李叔同故居纪念馆,讲解员刘剑的妙趣讲解,让读者愈发为大师的艺术成就和精神风范所折服。
“这里是梁启超晚年的居所,也是护国运动的策源地;‘中华民族’的概念是梁启超首次提出的;饮冰室书斋成就了梁启超的学术高地……”在天津梁启超纪念馆,讲解员马霞的生动讲述,让这位学术巨擘和寓居津门的饮冰室主人,走出教科书,有血有肉,真实可感。
曹禺故居纪念馆项目负责人李茜的讲解,让今年考上天津中医药大学的谷思齐印象深刻。谷思齐说:“故居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仿佛在诉说着曹禺先生与天津的不解之缘。当我站在历经百年仍色彩鲜艳的地砖上,仿佛穿越时空与大师进行了一场心灵对话。”
“五大道地区,是当初英租界工部局利用疏浚海河之机开发的。”在观光马车上,陈克介绍着五大道的来由、历史和文化内涵,读者们深刻感知着大运河带给天津的开放包容、乐观豁达、低调务实、守正创新的城市精神。
最后,参观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天津图书馆,激发了读者们畅游人类知识海洋的热情。虽然身体疲累,但是读者收获满满,意犹未尽。谷思齐觉得这次活动既有意思又有意义,“让我深刻认识到家乡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会激励我不断前行,做更好的自己,将来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