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午9时,天空飘起雨来,路上行人纷纷找地方避雨。但在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机务段天津北整备车间(以下简称天北整备车间)内,当日当班的十余位地勤工作人员急匆匆披上雨衣,快步走向正缓缓驶入整备场的火车头。
待车头停稳后,天北整备车间地勤组班长李玉亭一手拿起检车锤、一手提着手电筒,半蹲着身子钻入整备场内的检查沟。“像今天这种下雨天,我得先检查撒砂装置。”李玉亭蹲在检查沟里,指着火车头前部正下方的一个凸起对记者说,“这里就是内燃机车的撒砂器,下雨天,需要在轨道上撒砂增加摩擦力,如果它发生故障,车轮打滑就容易打伤钢轨。”
蹲在检查沟里查看机车弹簧有无裂纹,查看机车侧面的散热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爬上机车顶部测试电气设备是否正常,钻进机车内部查看柴油机的工作状态……检查火车头是个体力活儿,也是个精细活儿。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可来不得一点儿马虎大意。”李玉亭告诉记者,与火车头“耳鬓厮磨”三十多年,他现在仅凭听音、观形、手触就能发现机车的诸多故障隐患。
据记者了解,从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系统进入暑运时段。在此期间,天津机务段担当的京津冀区域内高铁任务按高峰图执行,津秦高铁、津保高铁、津兴城际每周加开112列;普速列车加开临客8对,共计开行669列次。“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奔跑”,火车头的使用频率也随之提高,加之每台机车入库整备时间不超过两小时,这无疑对“机车医生”的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刻,正在旁边一台火车头上忙着进行柴油机高温水管路检查的正、副整备司机王志明和吴韬也是汗流浃背。
“看这里,冷却循环水管路发生泄漏。”顺着王志明手指的方向,吴韬拿出机车整备系统手持终端机,拍下该部位的照片。“原来,我们发现一个故障,需要手工填纸质单据。现在,就像人们生活中车险定损一样,照片上传后就能反馈到相关维修组。”吴韬告诉记者,这些照片就是火车头的“病历”,待下次机车入库整备,检修人员就会重点检查。
“每年这个时候最难挨的还是高温。”王志明告诉记者,暑运期间,室外温度常常接近40摄氏度,而火车头本就是个“大烤箱”。“每次当班我们有六七个小时都要闷在车头里,从机车里出来,就像到了空调屋一样,因为内外温差将近20摄氏度。”他说。
“我们车间共有140余人,其中地勤组职工50人左右,检查整修的火车头在京津冀区域内铁路线上承担着旅客、货物运输任务,整备车种涵盖内燃、电力机车,日整备机车30台左右。”天北整备车间负责人窦世强告诉记者,火车头的每个病症都关乎行车安全和旅客生命安全。入夏以来,他们已发现、破解机车高温难题十余个,杜绝火车头“带病上岗”,护航“轨道上的京津冀”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