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7月22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纪念骆玉笙大师110周年诞辰系列活动
欣赏经典作品 听“金嗓歌王”故事(图)
刘莉莉

  本报讯(记者 刘莉莉)昨日,骆玉笙京韵大鼓作品导赏会在中华曲苑举行。此次活动由天津市曲艺团、天视文艺频道《鱼龙百戏》栏目主办,是纪念骆玉笙大师110周年诞辰系列活动之一。

  骆玉笙生于1914年,她初学京剧老生,后改学京韵大鼓。1934年拜“三弦圣手”韩永禄为师,而后来到天津,迅速唱红,并被誉为“金嗓歌王”。数十载的艺术生涯中,骆玉笙研习继承前辈的艺术成就,博采众家之长,以孜孜不倦地探索和努力,创立了字正腔圆、声音甜美、委婉抒情、韵味醇厚的“骆派”艺术。

  导赏会上播放了《鱼龙百戏》栏目精选的骆玉笙表演视频《重整河山待后生》《丑末寅初》《剑阁闻铃》以及纪录片《神鼓金喉骆玉笙》,每段视频播放后,骆玉笙孙女骆巍巍都为观众讲述背后的故事。有很多观众是通过上世纪80年代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了解到京韵大鼓,骆巍巍说:“奶奶接到这个任务时还是比较忐忑的,因为跟交响乐团配合,作为京韵大鼓演员来讲是第一次。去录音棚录音那天,奶奶一进来,乐队成员们都特别惊讶。他们觉得这样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个子不高,拄着拐棍,穿个大棉袄,能唱成什么样呢?但是录音之后,大家都震惊了。这次演唱,对奶奶也是一次触动,影响了她晚年的创作,令她勇于让传统艺术和西洋乐队去配合。”

  骆巍巍坦言:“奶奶在创新方面特别下功夫,她把一生的艺术积累都用在了晚年的作品中。除了演出、教学,回到家以后就是琢磨唱腔,这是她的乐趣。奶奶还特别感激天津观众,她曾经发自内心地说‘我的艺术是天津观众给的’。奶奶喜欢唱,一生不停地学,根据自己的特点创出属于自己的风格,得到观众的认可,这是她最高兴的事儿。”

  昨天的导赏会上,天津市曲艺团还与天视文艺频道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曲艺文化与电视节目的深度融合为切入点,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发展路径,为市民和来津游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双方将联合策划全新竞技型电视节目、研发打造曲艺文旅新场景、开拓曲艺文化海外传播途径等,共同推动曲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推出更多具有天津特色的文化艺术作品和旅游产品。

  据悉,“永远的经典”——纪念骆玉笙大师110周年诞辰专场演出将于7月24日在中华剧院上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