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广泛深入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提升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和应急避险能力,是提高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综合能力、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重要途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地震科学研究和普及工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当前,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所面临的环境和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随着国内外各类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等应急突发事件的多发频发,公众对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长、更加多元;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全媒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传播体系不断革新,如何推进地震科普转型升级,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新模式,更好顺应时代之需、满足公众所盼,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此大背景下,天津市地震局王萍等人的新作《全域科普背景下天津防震减灾科普发展研究》,围绕“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理念,对“防震减灾+全域科普”这一新模式开展了深入研究,天津师范大学温志强教授评价此书为防震减灾科普转型升级的一次有益探索。
防震减灾科普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每一个人都是地震科普的“受益者”,更应当是“参与者”。实现“防震减灾+全域科普”的核心关键,在于如何画好最大同心圆,凝聚全社会合力。该书围绕树立“大科普”理念、构建“大科普”格局,提出了健全防震减灾科普的社会化主体、建立防震减灾科普产业制度体系、完善防震减灾科普服务标准等一系列前瞻性建议。同时,本书以天津为例,深入考察了天津防震减灾科普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的发展历程,对当前的组织架构、任务分工、工作成效等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地方性表象深入探讨了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向大科普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发展途径,既有宏观层面的理论思考,又有针对具体问题的实践分析。
同包括地震在内的自然灾害作斗争,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在长期抗争中,经过不断积累、不断丰富、不断延伸,形成了我国独特的防震减灾文化。在精神层面上,我们形成了“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防范思维,凝聚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在行为层面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老百姓在建筑抗震隔震、震后应急避险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独门配方”,这些都为我们开展新时代科普提供了营养和力量。本书对防震减灾文化的内涵、特性和功能以及文化建设的理念、内容和途径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基于此提出了利用科普来构建地震灾害记忆体系、依托文化来助力科普减灾的观点,为推进防震减灾科普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借鉴。
推进防震减灾科普转型升级,探索新时代的新路子,是加快发展我国防震减灾科普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全域科普背景下天津防震减灾科普发展研究》一书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