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睿 摄影 孙立伟)连日来,我市对在册23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位进行巡查复查,确保不留盲区、不出问题,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应对。
各有关部门看紧临山、临水、临崖、临边坡或台坎等地质灾害风险区,实现“隐患点防控”向“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转变,坚持日常巡查和专业技术巡查相结合,持续提升“人防+技防”监测预警能力,加密关键时段的巡查频次,及早掌握地质灾害前期预兆,做到灾情险情早监测、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气象、规划资源、水务、应急管理等部门加强协同联动和信息实时共享,密切监测气象信息和雨情汛情变化趋势,重视极端天气对地质灾害隐患点位发育发展的影响和地质灾害发生的滞后效应,紧盯短时强降雨和夜间局地降雨等高风险情况,对极端天气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风险进行研判,第一时间向社会广泛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
据介绍,接到预警信息后,各区迅速组织基层防灾责任人以乡村大喇叭、鸣锣吹哨、逐户通知等方式,将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确保有预警、有叫应、有行动、有核实。此外,各有关单位时刻保持应急状态,做好救灾物资储备,提前在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预置救援力量,提升指挥协调、紧急救援、工程抢险、疏散安置等综合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