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深学深用 善作善成
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到津沽大地上~~~——前5个月我市跨境电商出口缘何增长超过26%
~~~
聚焦新质生产力~~~——鑫恩华集团市场化运营闯出成功之路
~~~
~~~
~~~
~~~
~~~
~~~我市昨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户外活动需防中暑
~~~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10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博场馆
“粽”享浓情
本报记者 刘茵

  当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遇上端午节,这个假期自然就多了一层浓厚的文化底蕴。看展览、听音乐、做手工……我市文博场馆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游客了解端午习俗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端午假期,天津博物馆共有13个展览供观众参观。天博刚刚“上新”的“沽上风物”——天津民间工艺展展出了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等本地代表性非遗作品,以及砖雕、风筝等11种天津民间艺术品,让观众感受“老天津卫”的生活。

  6月8日,“亿万年的琥珀时光”博物馆音乐会在天博“瞬间与永恒”——波兰琥珀文化艺术展展厅内上演。本次音乐会增加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曲目,实现了西洋乐器与古风音乐的碰撞。

  6月8日,广东会馆和天津音乐学院钢琴系联合举办“西乐津赏——沉浸式西洋音乐体验会”。“沉浸式的聆听模式让我近距离‘触摸’到古建筑之美与西洋音乐之美。这里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还展现了时尚元素、新潮魅力。”观众颜炳哲有感而发。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它们蕴含什么寓意?昨日,天津自然博物馆“国风迎端午”活动中,孩子们用自制手账贴纸,制作出一款款国风端午手账。而在天博,端午假期的文化体验活动持续不断,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真正“活起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