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国内·国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09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次实现“海面软着陆”
“星舰”归来 数据满舱

  美国中部时间6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以及飞船集成系统实施第四次试射,不但首次实现“海面软着陆”,同时获取了大量宝贵数据,为接下来取得更多突破铺平了道路。

  “海面软着陆”重要吗?“星舰”朝完全重复使用能力迈了多大一步?

  “星舰”如何“海面软着陆”

  “星舰”是可回收、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输系统。它由两部分组成,其第一级是长约70米的“超级重型”助推器,第二级是长约50米的“星舰”飞船。

  此次试射完成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说,尽管“星舰”飞船(即第二级)出现襟翼受损等情况,但仍然成功在“海面软着陆”。

  从直播画面来看,“星舰”6日从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基地发射升空,几分钟后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和第二级“星舰”飞船成功“热分离”。随后,“超级重型”助推器在墨西哥湾溅落,飞船进入太空滑行阶段。发射约47分钟后,飞船受控再入大气层,最后在印度洋溅落。

  就“溅落”技术细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中国”的航天科普专家田丰说,相较于高速入海、瞬间解体,第四次试射中,“星舰”飞船在距海面几千米高度,利用两组翼面的组合动作,从近水平姿态转换为垂直姿态,同时启动“猛禽”发动机进行反推减速……流程结束后,飞船的速度和高度降低,最终在发动机关机后“海面软着陆”。

  第四次试射突破有多少

  “星舰”从第一次到第四次试射,进展越来越显著:2023年4月首次试射时,第一、二级分离前就发生了爆炸;2023年11月第二次试射时,第一、二级成功分离,但飞船在到达目标高度前爆炸;今年3月第三次试射时,发生“超级重型”助推器意外解体和飞船失联事故,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表示第三次试射取得多项新进展。

  第四次试射的一个关键目标是“星舰”飞船在高温下受控再入地球大气层时能够“幸存”下来,以便让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收集到更多宝贵数据。

  据田丰介绍,第四次试射首次完成了整个发射流程,同时一级和二级的成功定点减速落海,也使整个“星舰”系统朝着“发射台捕获回收”情况下的完全重复使用目标推进了一大步。

  田丰说,第四次试射虽然暴露了其热防护系统仍存在缺陷,但完成了整个发射流程,尤其是一、二级最终成功反推减速、缓落入海,这为后续实现“发射台捕获回收”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是一次相对成功的发射”。

  安徽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百奇说,“星舰”在这次试射中实现了一级回收,二级入轨回收。入轨回收难点在于大气层摩擦升温起火,可以看到二级有一部分烧坏了,但在轨道姿态受控的情况下也回来了,“飞船没有坏也没有解体”。

  据新华社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