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渤海潮~~~
思想会客厅~~~
金之平视线~~~——念好“特”字诀②
漫话~~~
新视野~~~
评论员在现场~~~
基层声音
本报与各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
热点观察~~~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2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之平视线
“流动的文化”动人心
——念好“特”字诀②
金之平

  一顶花轿接来了盖着红盖头的新娘,新人拜堂后,大家热热闹闹地看了一场堂会。花园中,有古装女子或抚琴,或摆下棋盘等人对弈……不久前,在石家大院举办的这场沉浸式民俗文化演出吸引了大量游客,让人们在大运河畔的晚清建筑里,亲身感受了一把当地的传统婚俗。

  悠久的大运河文化,不只体现在博物馆、遗址中的静物身上,还可以成为鲜活的场景、真切的体验。作为“流动的文化”,它越是动起来、活起来,越能呈现出特色。

  流动,意味着走出故纸堆,呈现时代感。这就需要在活态传承的基础上,用创新方式打动人心。武清区推出了灯光秀《潞河千年》,用灯光投影展现大运河的四大发展节点;天津博物馆用数字技术打造互动场景,在运河文化展中呈现雅文化与俗文化在天津的碰撞、交融。这些方式或依赖技术,或依托创意,都将“因河而生”“五方杂处”“南北荟萃”等鲜明的城市特征,由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直观景象。

  让大运河文化流动在当代,创新的确重要,但仍要以深入挖掘为前提。作为被长期研究的对象,大运河文化“显眼”处的内容早已被大量挖掘,必须向“不显眼”的深处、细处探寻。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幅清代的《潞河督运图》,一直被认为描绘的是北京通州。天津学者陈克对此提出质疑,他一头钻进各种清代的天津地图资料,逐一比对画中内容,指出此图描绘的是天津三岔口,改变了学术界的认知,并为天津大运河文化的发展历程找到了生动注脚。文化的传承,首先要求留得住、保存好,才谈得上创新发展,而在挖掘上下硬功夫,正是留得住的起点。

  这种留存,往往伴随着抢救与保护。许多运河文化的形态,并不是物质性的,很容易湮没,必须与时间赛跑、千方百计将它们保存下来。西青区档案馆为了复现运河号子,用了9年时间找到一位会喊号子的老船工,保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如今,号子声得以在运河上不断响起,为文化的流动添写精彩的一笔。如果没有一种紧迫感和立即投身其中的行动力,这样的文化记忆恐怕会沉于水底。

  在静海区陈官屯镇,我市第一家运河文化博物馆不断吸引游客前来;在武清区,一座“运河不夜城”正在建设之中……在“流动”二字上持续下功夫,大运河文化会不断绽放出新的活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