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顶花轿接来了盖着红盖头的新娘,新人拜堂后,大家热热闹闹地看了一场堂会。花园中,有古装女子或抚琴,或摆下棋盘等人对弈……不久前,在石家大院举办的这场沉浸式民俗文化演出吸引了大量游客,让人们在大运河畔的晚清建筑里,亲身感受了一把当地的传统婚俗。
悠久的大运河文化,不只体现在博物馆、遗址中的静物身上,还可以成为鲜活的场景、真切的体验。作为“流动的文化”,它越是动起来、活起来,越能呈现出特色。
流动,意味着走出故纸堆,呈现时代感。这就需要在活态传承的基础上,用创新方式打动人心。武清区推出了灯光秀《潞河千年》,用灯光投影展现大运河的四大发展节点;天津博物馆用数字技术打造互动场景,在运河文化展中呈现雅文化与俗文化在天津的碰撞、交融。这些方式或依赖技术,或依托创意,都将“因河而生”“五方杂处”“南北荟萃”等鲜明的城市特征,由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直观景象。
让大运河文化流动在当代,创新的确重要,但仍要以深入挖掘为前提。作为被长期研究的对象,大运河文化“显眼”处的内容早已被大量挖掘,必须向“不显眼”的深处、细处探寻。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幅清代的《潞河督运图》,一直被认为描绘的是北京通州。天津学者陈克对此提出质疑,他一头钻进各种清代的天津地图资料,逐一比对画中内容,指出此图描绘的是天津三岔口,改变了学术界的认知,并为天津大运河文化的发展历程找到了生动注脚。文化的传承,首先要求留得住、保存好,才谈得上创新发展,而在挖掘上下硬功夫,正是留得住的起点。
这种留存,往往伴随着抢救与保护。许多运河文化的形态,并不是物质性的,很容易湮没,必须与时间赛跑、千方百计将它们保存下来。西青区档案馆为了复现运河号子,用了9年时间找到一位会喊号子的老船工,保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如今,号子声得以在运河上不断响起,为文化的流动添写精彩的一笔。如果没有一种紧迫感和立即投身其中的行动力,这样的文化记忆恐怕会沉于水底。
在静海区陈官屯镇,我市第一家运河文化博物馆不断吸引游客前来;在武清区,一座“运河不夜城”正在建设之中……在“流动”二字上持续下功夫,大运河文化会不断绽放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