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津沽学人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天津日报
合办~~~——记我国欧洲经济社会史研究开创者侯建新教授
~~~
沽上丛话
津门名家谈艺录(二)~~~
电影频道
佳片有约~~~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2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影频道
佳片有约
《将来的事》:
呈现中年女性的生命能量(图)
何映晖

  “角色并不拥有我,只是暂时租赁了我。”法国著名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说的这句话,显示了一个演员对角色的自信把控力以及作为一个演员的可塑性。迄今为止,于佩尔保持着法国电影最高荣誉凯撒奖16次提名最佳女主角的纪录,同时她还获得过两次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两次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本周推介的佳片就是于佩尔出演的电影《将来的事》,这部影片曾获得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并获得银熊奖最佳导演奖。影片中,于佩尔饰演的娜塔莉是一名高中哲学教师,每天面对着一群热情但冲动的青春期孩子,回到家与一个沉闷的丈夫为伴,还有一个疯癫又自私的母亲。她从未想过改变,但突然之间,丈夫向她摊牌,说自己要搬去和情人生活。她不得已把母亲送往了养护院,孩子们长大离家,自己撰写的哲学教材又因为市场反馈不好而不再续约。娜塔莉的生活从中年开始突然被折断,她该何去何从?

  《将来的事》在充满诗意的叙事中,传递出了对于人生下半场如何度过的哲学思考,而于佩尔的表演使得影片达到最理想的呈现。法国著名电影导演戈达尔在评价于佩尔时说:“当于佩尔在思考的时候,我觉得我能看见她的思想。”也曾有人评价说,假如于佩尔不做演员,她可以做一个哲学家,因为她阅读范围极其广泛。在《将来的事》中,于佩尔真的饰演了一个中学哲学老师,她自己也认同说:“《将来的事》中的老师可能更贴近生活中我的状态。但电影的故事毕竟还是虚构的,我仍然需要经历创造角色的过程。”

  于佩尔凭直觉演戏,从来不会把剧本读透,不做调研,甚至尽可能不排练,只将自己放进角色所处的环境中,这不像是一个传统科班演员的做法,但实际上她毕业于法国高等戏剧艺术学院,经过科班训练,不仅演电影,还一直出演舞台剧。她饰演的电影角色大都有着疯狂、离经叛道的特点。曾有种说法,她饰演的角色几乎有一半都是“变态”,对此于佩尔说:“可能这些角色是有点扭曲的,但,那又怎么样?”“每次在我出演之前,我会想该从哲学角度去探讨一下,考虑一下是否需要努力原谅坏人。但是,本能上……我尽可能不去同情我要演的角色,我只是努力去感受、理解她们。”这就是于佩尔对于表演的感悟。

  在《将来的事》里,于佩尔再次贡献了她精湛的演技,极有分寸感地展现了一个哲学女教师的精神生活,疲于奔命的同时又能保持理智。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部2016年上映的法国影片,感受影片传递出来的一位法国中年知识女性的生命力和精神能量。

  5月25日22:22 CCTV—6电影频道与您相约《将来的事》,5月26日15:28 “佳片有约” 周日影评版精彩继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