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天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2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津市普通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实施方案》印发
一批高质量学科专业将开建
张雯婧

  本报讯(记者 张雯婧)近日,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联合印发《天津市普通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动全市普通高校深入推进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方案》提出,到2025年,实现全市普通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的优化调整,建设一批体现新技术应用、新产业需求、新业态发展、新模式建设的高质量学科专业,全面推动传统学科专业的优化升级,构建紧密贴合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的普通高校学科专业体系。

  《方案》坚持服务国家和我市需求、突出高校办学优势特色、强化学科专业建设联动的工作原则,从完善学科专业退出机制、强化新增学科专业引导、推进学科专业优化升级、加强政策保障机制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15项工作举措。

  《方案》明确,推动学科专业“瘦身”,督促学校及时撤销办学质量不佳、社会需求不强的学科专业,对长期未招生的学科专业进行清理。指导和督促各高校,立足自身办学需要,主动撤并调整学科专业。

  强化新增学科专业引导,以服务国家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定期印发优先支持高校新增学科专业的“白名单”和限制增设学科专业“灰名单”,引导高校合理增设学科专业。把好学科专业准入关口,加强前置评审论证,严把学科专业增设质量。通过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打造应用学科专业体系、积极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专业等多重举措,推动我市高校学科专业的分类发展和特色发展。

  《方案》要求,推进学科专业优化升级。坚持树优培强、服务需求、产教融合,不断提升学科专业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度。充分发挥一流学科专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标杆学科专业。以“新四科”建设激活学科专业发展动力,扩面推动全市高校新工科改革,探索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推动学科间的深度交叉融合。推动传统学科专业的优化升级,全面修订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人工智能、现代信息技术等有机融入各学科专业培养过程,建设多元化、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平台,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