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梁斌先生诞辰110周年
(1914.4-2024.4)~~~——梁斌先生书画略论
~~~
~~~
沽上丛话
邮缘(十二)~~~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电车票上
看百廿年天津公交(图)
罗丹

  今年是天津公交成立120周年。历史爱好者、交通迷、城市旅行家们正通过探寻公交历史设施遗存、徒步打卡经典公交线路、制作公交车辆照片手账、搜集公交文创产品、搭乘仿古铛铛车等多种形式,共同体会来自百年前的摩登出行,感受天津公交的日新月异。

  天津开埠后,逐渐成为以工业为基础,商业与金融业发达的北方经济中心,城市发展和人口激增,使传统的交通工具难以适应大流量的通勤需要。1904年4月26日,津海关道唐绍仪、天津道王仁宝、候补道蔡绍基、天津知府凌福彭等,与比利时领事嘎德斯、世昌洋行经理海礼、比利时工程师沙特等,在天津共同签署了《创办天津电车电灯公司章程》。比商天津电车电灯公司成立并开始投资建设有轨电车业务,天津成为中国内地最早兴办公共交通的城市,1904年也常被业界称为“中国公交元年”。

  因当时老城原城墙位置的东、南、西、北四条马路为新近铺设,平直宽阔、鲜有遮挡,施工条件较好,使得环城线即白牌最早铺设并通车。通俗读物《天津地理买卖杂字》曾简洁描述为:“四马路,安电线,白牌电车围城转。”1906年2月16日,白牌有轨电车试运营,共有18辆电车低速行驶。《大公报》本埠新闻描述其为“该电车往来次数甚密,搭客甚多,道旁观者如堵”。天津白牌有轨电车的开通,也标志着中国内地第一条公共交通线路诞生。

  根据笔者收藏的白牌有轨电车二分钱车票来看,该线曾设20站,按照顺时针走向,分别为北门、商会、考工厂、北海楼、东北角、崇仁宫、东门、马棚胡同、东南角、广益大街、荣业大街、县衙门、南门、南门西、西南角、西门、北门西、西北角、福建会馆、县公署。此票虽未标注具体年份,但第三站“考工厂”,为近代天津早期博物馆之一,成立于1903年,厂址设北马路,1907年迁至河北公园(今中山公园)新建的劝业会场,故而判断此票为电车开通初期执行之版本。此票虽然年代久远,但站名、站号、票价、编号以及票背使用说明等要素齐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1908年开始,电车公司陆续修建了红牌、黄牌、蓝牌等线路,运营范围以老城为中心,并向多国租界延伸,串联起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域、关键节点和重要单位。特别是红牌、蓝牌线路通往天津火车站,使城市内外部交通有效衔接,形成交通网络,便利了市民及旅客。即使放在今天,国铁(火车)与地铁的“轨轨相连”“无缝换乘”,依然是地铁规划建设的方向之一。

  从有轨电车运行在天津街头开始,它对城市建设与区域形成、社会秩序与人员流动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新的商业中心逐渐由老城北部和东部向租界转移,从老三岔河口、北大关一带向日、法租界旭街、杜总领事路(今和平路)集中,大小商号纷纷迁至此地。另一方面,普通民众从自然经济中的步行、轿子、马车等个体化出行方式,开始向电车、公共汽车等社会化、大众化的交通方式转变。乘客通过相同的消费(车票),共乘一个车厢,人们要开始学习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遵守共同的社会准则,这不仅仅是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快捷,更是对民众生活方式与社会观念的调整,参与意识与平等意识的增加,带动了社会的整体进步。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公交行业获得新生。天津市人民政府公用局成立电车管理处(后更名为天津市电车公司)。至1月22日,有轨电车全线抢修完工并恢复通车,对促进生产恢复和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伴随修复旧线、建设新线,至1957年有轨电车运营车辆为165辆,线路总长为36公里,此后一直处于维持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无轨电车作为由架空接触网供电、电动机驱动,与有轨电车原理相似的公交车辆,开始在天津酝酿投入运营。为了加强市中心与第五区(今属河东区)工业区的交通联系,电车公司计划修建一条由解放桥沿六纬路至新仓库的有轨电车线。在筹建中发现六纬路上有多处火车岔道横穿马路,有轨电车轨道与火车轨道平交存在技术和路面问题,后改为不依赖固定轨道行驶的无轨电车线路。当时,在我国没有制造无轨电车经验、订购国外无轨电车受阻的情况下,天津电车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突破重重困难,通过改造“吉斯”车,创制了第一辆国产无轨电车,并于1950年12月12日在东北角到河沿的旧红牌有轨电车线上成功试车。

  1951年6月30日,天津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后更名为91路)举行通车典礼,此线两端为解放桥和新仓库,中间设大王庄、九经路、十一经路、无轨厂、田庄、棉纺一厂、小孙庄站。1952年8月5日,无轨电车南端由新仓库延长至郑庄子。1955年开始架设第二工人文化宫至中山门的无轨电车延长线,1958年定名为无轨2路(解放桥至工人新村),并将无轨1路、2路并线行驶,成为天津第一条跨线联运线路。

  笔者存有一枚无轨电车开通初期面值500元的车票,此版车票通过双列站名,标记了当时无轨电车线路各站站名以及该票下方红色票价代表的车资所能乘坐的区间范围。如1300元面值的车票,上方站名位置仅标注为“解放桥—郑庄子”,即代表全程为1300元。通过票面标注的“郑庄子”站及大面值票价分析,此票应为1952年至1955年币制改革前所用。

  几十年后的今天,“老车票”摇身一变,成为天津公交旗下咖啡厅的饮品“佐料”。天津青旅公交站内一辆闲置仿古铛铛车变身咖啡厅,通过车厢内装改造及公交历史图文灯箱、车票、路线图等实物的展示,其宛如一座微小型公交博物馆。糯米加工制作的“老车票”,生动还原了天津公交历史上多种车票的图案与样式,与咖啡巧妙融合,可供顾客品味香醇浓厚的“公交滋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