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韩雯 通讯员 樊晓慧)26日,随着一声令下,质地粗糙的伪劣服装、“减重瘦身”的建筑材料等被投送至焚烧炉进行无害化销毁。在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市公安局会同市人民检察院、市市场监管委在宝坻区组织开展了侵权假冒伪劣物品统一销毁活动,通过无害化焚烧、填埋等方式对4类、50余种、11.8吨侵权假冒伪劣物品进行了集中销毁。
在销毁现场,市公安局环食药保卫总队负责同志介绍,随着新技术的运用以及侵权方式的隐蔽性,知识产权保护的形势依然很严峻。此次集中销毁活动,表明了公安机关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决心和对侵权行为的零容忍。近年来,市公安局环食药保卫总队以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城市为核心,以专项打击为牵引,以大数据应用为手段,以部门协同为保障,持续开展“昆仑”系列专项行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取得明显成效。去年,共侦破相关案件845起,抓获嫌疑人1106名,涉案总金额近3亿元。
在对侵权假冒伪劣物品进行统一销毁的同时,公安机关还公布了5起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例。
一、侦破魏某某等人销售盗版图书案。2023年3月,公安武清分局在工作中获取一条销售盗版图书案件线索,后经侦查,一举捣毁储藏窝点,抓获魏某某(男,34岁)等2名嫌疑人,收缴各类侵权盗版图书3万余册,涉案金额达150万元。经查,魏某某等人从外省购进大量盗版畅销书后,转运至我市一仓库内储存并通过网店销售。目前,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二、侦破王某某销售伪劣无缝钢管案。2023年3月,公安静海分局根据举报线索,侦破一起销售伪劣无缝钢管案,抓获嫌疑人王某某(男,39岁),查扣伪劣钢管28.4吨,涉案价值17万余元。经查,王某某通过购进Q235B型无缝钢管,以伪造我市某公司的《产品质量证明书》为手段,冒充标准较高的Q345D型无缝钢管对外销售牟利。目前,王某某因犯销售伪劣产品罪已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
三、侦破王某某等人制售假冒品牌机油案。2023年5月,公安南开分局侦破一起制售假冒品牌机油案,捣毁制造、销售、储存“黑窝点”4处,抓获王某某(男,35岁)等7名嫌疑人,查扣假冒品牌机油4000余桶,涉案价值1500余万元。经查,王某某等人从外省购进无牌低标润滑油和包装材料,自行灌装、贴牌后对外销售牟利。目前,王某某等人因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已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
四、侦破张某某假冒注册商标案。2023年8月,滨海新区公安局侦破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抓获嫌疑人张某某(男,36岁),查获假冒品牌二手手机33部、手机配件80余个,涉案价值23万余元。经查,张某某翻新二手手机、装配假配件并通过通讯店对外销售,经鉴定,手机均为假冒注册商标。目前,张某某已被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五、侦破吴某某等人制售假冒品牌电缆案。2023年11月,公安红桥分局根据举报线索,侦破一起制售假冒品牌电缆案,抓获吴某某(男,40岁)等3名嫌疑人,查扣制假设备2套、假冒电缆1600余卷以及假合格证1.5万个。经查,吴某某等人在自建厂房内生产电缆贴牌冒充正品对外销售牟利。目前,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警方提醒,作为消费者,要增强保护意识,发现假冒商品要积极维权;作为经营者,要坚持守法经营。商家守法诚信是经商生存之本,严把进货渠道,不为追求小利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合力。市民如发现制假售假行为,请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举报,共同营造我市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