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津沽学人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天津日报
合办~~~——记我的老师王南湜教授
梁斌先生诞辰110周年
(1914.4—2024.4)~~~
电影频道
佳片有约~~~
沽上丛话
邮缘(五)~~~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12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潜山望水(图)
金学钧

  天地有形,山亦有象。或拔地入云,嵯峨峻伟;或连绵不绝,逶迤成章;或潜伏地下,偶露头角,是为潜山。天津市蓟州区北部群山连亘,紧傍燕山主峰,黄崖屹立,长城奔腾,气势恢宏。州河由东入境,西流绕过翠屏山南下,直抵沧海。东部的州河,南岸是号称小燕山的大转山、卧虎山,北岸远处是九龙山、娘娘顶、八仙山、黄花山,南北青翠,夹护一带碧水。北岸的近处却是一脉潜山,东西走向,时断时连,时潜时露。断者潜者为平畴沃野,村庄点缀,自在山水之间;连者露者,小丘凸起,高不过数十米。与南北的大山相比,十几公里的东西山丘,一脉相连,似草书中的飞白,又似夸张的盆景。

  凤凰山、蜘蛛山、峰山、龙山、好女塔山、羊胡子山、大堡子山一线排开,成为州河北岸一景,成为翠屏湖的天然屏风。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凤凰山紧邻蓟州城,相传是宋朝开国宰相赵普少年读书的地方,因而,“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现在仍然是美谈,成为凤凰山青少年活动营地传统教育的内容。凤凰山和对岸的翠屏山之间,架起了于桥水库大坝,成为引滦入津工程的重要水利枢纽。历史上,这些潜露山丘周围的百姓,在山上建有塔、庙、寺、观,现在大多只留有遗址,青砖残碑、古树青云还依稀记载着过往的帆影。

  在马伸桥镇峰山西面的小山坡上,屹立着一株高8米、胸围91厘米的古槐。这棵古槐生长旺盛,北面是古代峰山药王庙遗址。1959年修建于桥水库后,庙南面的村落沃野,已经成为碧波浩渺的翠屏湖。峰山药王庙所在的山也称北堡子山,主峰海拔118.2米;在崔各寨北,古代山上曾有寨堡。明朝嘉靖年间《蓟州志》记载:“峰山,在城东三十里,高十丈,周一里。又名孤山,盖以四无山阜,特然独峙,故也。”民国时期《蓟县志》记载:堡子山“东西长二里,南北最宽半里,如横卧马。中峰顶上有庙,民国三十一年毁于火;东麓有庙曰大圣寺;西麓有庙人谓峰山庙,旧历四月二十二、二十三日有庙会。男女甚盛。”这里的峰山庙即古槐生长的地方。峰山村于明代建村,因近峰山故名,村子聚落依山就势,呈东西长方形。药王庙旁还有三教寺,西北方向几十米的地方是唱戏的戏楼。过去旧历四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是峰山庙会的日子,方圆十几里的村民都到这里赶庙会,非常热闹。唱大戏、品烧锅、上香火,交换日杂、粮食、药材,村民们在庙会上会合,祈求平安顺遂、流年丰登。四百多岁的老槐树,沉浸在缭绕的香火之中,品味着百姓们的悲欢离合。时光流转,昔年的香火依稀留在峰山老槐的枝头。峰山偏南六里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家,因位于淋河与州河的交汇处,村子称为三岔口,清初建村,村民多为满族。于桥水库迁建之前,村里人赶集上店,必须翻过峰山,才能到达九庄一镇的马伸桥。我是水库迁建后出生的,这里的老家对我来说只是一缕乡愁。上世纪70年代,于桥水库实行“一水一麦”,就是春夏时库区可种一季麦子,以弥补口粮的不足。雨季时以蓄水为主,不发大水,还可收获一季高粱。虽然没在这里生活过,但是我小时候没少吃这里的小鱼、白十沟瓜、麸烂子饽饽。记得有一次爷爷赶着瓜车,车厢里垫满青青的高粱叶子,上面堆满青瓜和小洋西瓜,拉到生产队的场上,等待分瓜的大人和孩子脸上都洋溢着过节一般的喜悦之情。引滦入津后,这里已是波平浪静,我乘着小船注视着水下的故土,望着映入水面的峰山,一种沧桑之感油然而生。那些祖先的墓碑、街巷老屋、袅袅炊烟,都已沉入另一个时空。

  峰山在绵延三里后潜入地下,在东边五里的地方露出,成为龙山。龙山南北长250米,东西宽35米,主峰为平台,海拔62米高。《蓟县志》记载:“龙山在北堡子山东五里,上有庙,旧历三月十七、十八庙会甚盛,无妇女浏览。相传清兵入关时过此,惨遭浩劫,痛定思痛,随成习俗。”现在的龙山还存有庙会演出的戏台和明清时修建三皇庙的石碑。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为冀东抗日大暴动的策源地。因为龙山地处蓟县(今蓟州区,下同)、玉田、遵化三县接合部,距蓟县县城较远,反动势力相对薄弱,便于地下党潜藏。李子光、安性存、王少奇、卜荣久等一批共产党人,以龙山庙改成的小学校为掩护,秘密开展抗日救国活动,组织领导了附近二百多个村镇开展抗日斗争。1938年,在李子光的领导下,这里成为蓟县抗日武装暴动的指挥中心,为冀东抗日大暴动培养了大批干部,后来冀东22个县的主要领导有20位是从龙山走出去的。今天,“革命发祥地,抗日基点村”的龙山,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上高高矗立着“龙山抗日暴动精神永垂青史”的纪念碑。

  龙山在东边经十里的潜伏,又露出一脉青山,是为大堡子山。山的南面是藏山庄,意为村庄把山藏起来。山上有古洞,山下有暗泉。过去村里没有自来水,家家挖一孔小井,深不过两三米,水脉泉涌。东家的水筲落进井里,不用着急,只消等不长时间,就会从西边那家的井中浮出水面。

  山不在高,有历史,有温度,就记得住乡愁。水不在深,有渊源,有帆影,就会连绵不断。潜山望水,望的是来时路,不忘绿水青山,就会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3 上一篇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