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谱》是梁斌创作的一部红色经典小说,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前后华北平原上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图景,其间穿插了大量的地域风景描写,一直为人所称道。风景描写来源于梁斌对生活的真实体察和经验积累,是作家内在乡土情怀的自然流露。零星繁多的风景描写是梁斌以个人的审美旨趣与政治规范在文学领域进行的博弈,从侧面反映出创作主体的审美价值与艺术追求。
风景描写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从《诗经》《楚辞》始,风景对于文学而言,不仅是托物言志的凭借,更是内容与题材。风景描写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中并不特殊,但对于1949年—1970年的中国当代文学却有着别样的意义,也因此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梁斌与赵树理、柳青等作家遵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宗旨,从乡土生活中寻找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创作了一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作品。这里的风景描写极大纾解了文学与政治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成为《红旗谱》弥合革命叙事与文学性追求之间裂缝的调和剂。梁斌对这方土地爱得深沉,滹沱河上的风景描写饱含着醇厚的乡土之情,与孙犁笔下诗意的白洋淀一道成为华北大地经典的风光展示。小说中描述了冀中平原四季的美丽景色,春季“田野里一片绿油油的麦苗,像绿色的海洋”“桃花、梨花、杏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美不胜收”;酷暑“烈日当空,热气逼人”“田间地头,农民们汗流浃背地耕作”;秋天“金黄的稻田,一望无际”“果园里,苹果、梨子、桃子挂满了枝头”;当然也少不了冬天的寒冷,“大雪纷飞,银装素裹”“寒风凛冽,滴水成冰”。从春日的美景、夏天的辛劳、秋季的丰收到冬日的严寒,在四季轮回中带领读者欣赏燕赵大地的四时分明之美,体会生命的律动与生活的辛酸苦辣。《红旗谱》中的风景描写是在宏大历史叙事之外对真实生活的细节追求,表明作家的创作植根于日常生活,以及对自然生命的赞美,这增加了小说行文的活力,有效提升了作品的生命力。
梁斌曾说:“家乡、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活像母亲的乳汁一般的哺育着我。”《红旗谱》虽然是典型的阶级斗争叙事,但它的文学性追求并不因此而削弱。小说中关于冀中平原的一景一物都裹着浓厚的泥土味道,表达了作者对土地的深情、对乡土的热爱。“宝地上的泥土是黑色的,拿到鼻子上一嗅,有青苍的香味,这是长好庄稼的泥土,它从爷爷血液里生长出来……”“青砖瓦房,小桥流水”“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滹沱河水波荡漾,白洋淀碧波万顷”的乡村生活呈现出一派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境。
风景书写除表达了作家梁斌对家乡山川风物的热爱,还具有某种田园乌托邦式的精神寄托。如果说孙犁打开了诗意、柔美的白洋淀,那么梁斌则打开了华北平原上朴质、刚健的另一扇门窗。学者孙郁曾说,“我读赵树理、孙犁、梁斌的书,感到旧文人身上没有的东西。他们滚在泥土里,又有超然象外的目光,以感性笔触,画出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也含有着很深的学问。”《红旗谱》中的风景描写成功解锁了作家记忆的阀门,浓厚的乡土之情跃然纸上,也令人触景生情、回响不息。经典作品总是历久而弥新,当下我们依然能被《红旗谱》中的风景描写所打动,那是这方土地给予作家梁斌的记忆图谱,深植于他的心中,于字里行间洋溢出诗性的乡土情怀,也令他的小说深具地域文学的质感与品格。
当下,全球化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冲击显而易见,快节奏的生活、加速度的创作,导致一些作家体验生活的真实度和深入度打了折扣,也缺少了发掘万物之美的探索精神与哲学眼光。事实上,作家越是扎根于现实社会生活,越能写出优美的风景。地域文学从未过时,并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致力于挖掘天津文化的冯骥才、捕捉上海人情世故的王安忆、书写鄂伦春族故事的迟子建等当代作家,将地域文学的味道酝酿得更为醇厚而甘甜。
“一切景语皆情语”。《红旗谱》中的风景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冀中平原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是作家乡土情怀的承载与展示,丰富了华北平原地域文化的内容,也是这部小说能够吸引不同时代读者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