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经济周刊·京津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3月2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城故事
“90后”新农人张建芳
从“种养增收”到“流量创收”(图)
本报记者 张兆瑞

  春耕始,现在正是农户购买稻种的高峰时期,也是天津市宁河区金世神农种业公司副总经理张建芳最忙的时候。

  “我要50吨‘金稻919’。”来自河北省唐山市唐海县村民孙井军告诉记者,这两年,种植天津小站稻的河北农户越来越多,这次他不仅自己进货,也给同村朋友代购。“金稻919”是天津市农作物(水稻)研究所2020年选育成功的小站稻优质种源,亩产高、口感好,颇受市场好评。

  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地稻区交流合作热情高涨,“金稻919”也逐渐在京冀打开了销路。据了解,去年经金世神农种业公司销售的小站稻种子,已播种到天津40万亩、河北省70万亩和北京2万亩的农田中。

  相较去年3月记者与张建芳的首次相遇,如今她又多了一重身份——短视频博主。近几年,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国内农业市场正从“种养增收”向“流量创收”拓展,不少新农人不再一味“埋头种地”,也尝试着“上网吆喝”。“除了小站稻,我们宁河还有那么多有特色的农产品,我得替它们在网上吆喝吆喝。”张建芳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岳龙镇的红瑶红薯、板桥镇大麦沽村的黄桃、七里海镇的七里海河蟹、东棘坨镇大顷甸村的绿壳鸡蛋……这些宁河特色农产品纷纷出现在她的镜头里,被越来越多的京津冀消费者认识和购买。

  在今年的天津两会上,作为市人大代表的张建芳提交了《利用“新媒体+”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的建议。在她看来,用好手机这个“新农具”,将拍视频变成“新农活”,将流量变为“新农资”,能帮助更多新农人实现自己的梦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