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姜凝)近日,天津师范大学与江苏贝嘉宁硅业有限公司就高容量硅碳负极材料开发技术专利权转让签约,共转让9项发明专利,专利转让费达900万元,成功使科技创新成果从校园走进企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新能源行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促进了创新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支撑。
据了解,锂离子电池材料是国家重点支持产业,须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不断创新突破,加快新材料攻关和产业化进程。鉴于传统电池材料已不能满足锂离子电池高容量化的发展,天津师范大学集聚优势资源,自2014年起支持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员张波带领团队,依托储能材料表面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在高容量硅碳负极材料方面进行产业化研发。目前取得的科技成果技术成熟度高,可以有效提升锂离子电池容量,解决电动汽车里程焦虑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高容量硅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生产难题就是科研课题。在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方面,负极材料目前以人造石墨为主,而硅材料的理论容量是石墨的近10倍,且储量丰富、环境友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所以我们课题组早在10年前便把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应用作为研究方向和开发目标,这些年克服了重重困难,攻克了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中的诸多关键问题,目前研发的材料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积极进行专利布局,申请并授权了9项硅碳负极材料相关的发明专利,并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终于在近日迎来了硅碳负极材料项目的成功转化。”专利第一发明人张波说,相较传统材料,硅碳材料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锂离子电池容量,使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的续航时间增加20%至30%,同时极大降低材料的成本,整体工艺非常有利于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后将助力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学校近年来积极搭建成果转化桥梁,加速知识产权转化应用,避免高校创新成果‘沉睡’在实验室。”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白学军介绍说,学校近年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开发、转让、许可、咨询、服务等“五技合同”545项,合同金额累计超亿元,其中41项专利转让给14家企业,合作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四川、安徽、北京、天津等省市,涉及信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产业领域。专利转让费较大的除了张波团队,该校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劲团队的“声学与视频混合阵列井下测量与通信关键技术”,11项专利转让于四川一家科技公司。该技术着眼于高温高压高振环境下的井下钻具高可靠性通信与控制需求,其相关产品已提供给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企,不仅在西南地区、新疆等地助力页岩油、页岩气的探测开采,还走出了国门,在古巴等国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