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3月13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深一度
从“停在哪”说开去
张玥

  “不让上楼,停在哪?”“能多设几个充电桩吗?”近日,河西区某社区发出电动自行车安全停放倡议书后,居民在社区微信群里你一言我一语,聊得火热。

  电动自行车是老百姓常用出行工具,解决不好如何存放、充电等衍生问题,会影响民生和安全。有的社区利用智能摄像头扫描,一旦发现电动自行车进入,就禁止电梯运行;有的社区建起安全的现代化停车棚,还和第三方企业合作,采用低电价把车主吸引过来……可见,“老大难”问题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电动自行车安全停放问题只是城市治理的一个缩影。城市治理中不乏“硬骨头”,要用一副“好牙口”去啃,光有意愿和劲头不行,还要善于创新思路、拿出硬招。就拿一些地方夜间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解决周边居民停车难来说,如今看来已不算新鲜事,但当初何尝不是打破思维定式的束缚,把城市里的存量空间变成了民生福祉的增量?用发散思维也好、逆向思维也罢,很多时候都是“思路一变天地宽”,问题与方法之间可能就隔着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寻思路、出硬招,也需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深耕。成都有一条美食街,人气旺,但餐馆油烟扰民引发的投诉也很多。当地对餐饮店实施了油烟在线监测,一旦油烟超标,社区智慧平台就能实时警示商户,推动及时整改。系统上线以来,投诉断崖式下降。

  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既离不开充满科技感的“硬实力”,也需要有“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的情怀。从兼顾电动自行车的使用与安全,到在商户利益与居民利益之间寻找平衡点,现实中的种种探索,瞄准的都是群众所盼、企业所需。反复斟酌、统筹兼顾,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者“一刀切”,就是为了给老百姓带去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固然增大了治理难度,但也是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城市这个有机体的高效、安全运转,需要实招硬招的“加持”,要弄懂这门“学问”不简单,却也并非难于上青天,解题关键,就在于心中是不是装着百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