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津沽学人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天津日报
合办~~~——记恩师何伯森先生
~~~
沽上丛话
读读写写(十二)~~~
小楼春秋95~~~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3月0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津沽学人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天津日报
合办
滋兰树蕙 研学育才(图)
——记恩师何伯森先生
张水波
   何伯森先生主持编写的丛书(上图)和翻译的丛书(下图)

  何门立雪幸君缘,师恩殷殷薄云天。

  经年教诲如父语,万丈厚谊越天山。

  冰心唯有藏玉壶,师魂当铸白云巅。

  何处师生如父子?菩提树下北洋园。

  2018年3月2日一早,一种莫名的情绪萦绕心头,突然想到这天是恩师何伯森先生去世一周年的祭日,情郁于中,于是写下了上面几句文字,寄托对先生的哀思与感激之情。

  何伯森先生是我国国际工程管理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天津大学国际工程管理专业创始人,著名国际工程管理专家。我与先生相识于1988年9月,当时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在天津大学外语系科技英文专业学习,经班主任谢亚琴老师的推荐,跨系到水利系国际工程管理试点班辅修,而这个试点班就是先生创办的。初次见到先生,是在他主讲的国际工程承包课课堂上。先生高高的个子,消瘦的体型,目光清澈,讲话声音虽不高,但清晰而干净。此时先生已经56岁,但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小很多。由于我是插班,其他学生都来自水利系,先生在开始上课前还特意表示欢迎来自外语系的同学。下课后,他把我叫到办公室,将他的讲义油印稿赠送我一份,鼓励我好好学习这门课。没想到,这第一堂辅修课就开启了我与先生三十多年的师生情。

  何伯森先生祖籍河南舞阳,1932年6月21日出生于济南一个书香世家。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父母迁居重庆。1944年,他考入张伯苓先生创建的重庆南开中学,1950年考入北洋大学水利系。1953年,先生提前一年大学毕业,留在天津大学水利系任教,投身钟爱一生的教育事业。1990年年初,先生从水利系调到管理工程系并担任系主任。

  走进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在二楼的一隅能看到颇有时代感的一个后备师资培养名单,先生的名字赫然在列——上世纪60年代,天大在全校教师中遴选出80人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这些后备力量后来都成长为国内各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成为我国教育科学事业的栋梁之材。早期在水利系工作时,先生任水利馆实验室主任,在国内第一次采用激光全息照相技术用于水工实验,迅速成长为骨干青年教师。调任管理工程系任系主任后,他以非凡的勇气和出众的才能,筹建了我国第一个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组织近百名专家学者,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套完整的国际工程管理系列教学丛书;承担了我国第一项关于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取得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先生是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在其出版的国际标准红皮书中唯一致谢的中国学者。他职业生涯共获得13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奖荣誉,曾兼任我国建设监理协会副会长以及三峡、小浪底等重大工程咨询顾问,成为我国国际工程管理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者。先生常常因“文革”耽误的十年而感到惋惜,年近五旬时他以非凡的勇气开始自学英文,并达到了很高的水准。退休后仍然笔耕不辍,写下大量的国际工程管理学术著作和论文,直到去世前一年,还出版了学术专著。

  先生为培养青年教师倾注了大量心血。1990年7月,我大学本科毕业,正为工作去向拿不定主意。当我就工作问题请教先生时,他说学校国际工程管理方向师资匮乏,建议我留校任教。能在先生的指导下学习和工作,我当然求之不得。当时本科留校任教是一件极困难的事情,经过先生多次奔走和与学校各部门协调、推荐,最终申请报告得到时任校领导吴咏诗校长的批准。我也幸运地成为天大管理工程系的一名教师。

  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要与实践相结合,这是先生一生秉持的教育思想。先生不仅身体力行参与国内外重大项目的咨询实践工作,还引导我们青年教师参与工程实践。在他的推荐下,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先后随中国的国际工程企业,前往中美洲、非洲等地从事国际工程实践,为后续的教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1994年,我从国外回到学校,在先生的鼓励下,考取管理工程系的硕士研究生,并在他的指导下,对国际工程管理学科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后来我又在他的推荐下,赴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跨专业学习的难度可想而知,每当我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困难而气馁时,先生总是不断地鼓励我,他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年轻时只有奋斗过,人生才不会后悔。我在博士论文致谢中写道,如果不是先生一直给予的精神感召与激励,我可能完不成我的博士研究。

  作为一名资深教育工作者,先生对我的培养只是他对青年学子关爱的一个缩影。即使先生退休多年,到他科学图书馆115办公室求学问道的青年教师与学生仍络绎不绝。不管是谁、不管什么时间,都可以推门而入,他的办公室成为师生们回忆中的“圣地”。不但答疑解惑,他还愿意为学子们做很多“小事”:学生调动工作,他多方向用人单位引介推荐;每逢收到世界各地的学生发来的邮件、短信,他都会一一认真回复;多年不见的学生回校探望他时,先生都会送上自己的新书,并把学生的名字准确地写在扉页上,从未记错过。他的口头禅是:作为老师,就要热爱学生。在他办公室的墙上书有“滋兰树蕙”四字,这是他一生的追求,也是他一辈子从事教育事业的自我写照。先生身上散发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了一代代天大青年学子。正如一位毕业多年的校友所言,“对于天津大学工管专业的学子们来讲,何老师就是一个坐标,无论天大工管人身在何处,都永远记得回母校的那条路”。

  先生也是一位具有家国情怀和前瞻视野的大学者。上世纪80年代,他作为技术顾问,随中国公司前往中东承建伊拉克底比斯大坝工程。他发现,工程商务合同管理方面的薄弱,导致我国公司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多次吃亏。这次国际工程实践经历让他深深感到,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亟须培养一大批具备高水平、适应我国对外开放新形势的高级管理人才,才能使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利益得到维护,外经事业健康发展。先生多次跟我谈到,这也是他创办国际工程管理专业的初衷。作为国际工程管理学科创始人,先生一直关心着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2012年年初,我们几个先生的学生和社会上一些同仁筹划成立何伯森国际工程管理教育发展基金,以奖励优秀学子,激励他们从事国际工程事业,同时也作为先生80寿诞的贺礼。当我向先生汇报这一想法时,他非常高兴,当即表示自己也要为基金捐款。作为一名早已退休的教师,先生并没有太多的积蓄,因此我们婉拒了他的捐款。没想到的是,2012年11月下旬的一天,由于办公楼电梯故障,已经80岁的先生与师母洪柔嘉教授爬了6层楼,气喘吁吁地来到我办公室,双手颤抖着将装有10万元现金的一个纸袋交到我手里,说这是他个人给基金的捐款,无论如何让我收下。在基金启动仪式上,先生回忆起自己儿时遭遇日寇侵华,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深感国家积贫积弱,他不禁热泪纵横、几度哽咽。他真诚地表示,自己的梦想就是能为我国国际工程事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中国外经事业享誉国际作出更大的贡献。

  先生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扎根天津大学,辛勤耕耘60载,教学科研与行政管理工作硕果累累。他在自己最后完成的一本著作的后记中写道:“光阴似箭,一转眼,跨入了‘80后’的行列,回顾数十年来自己的学习与工作,我把对事业的梦想纳入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梦中去,充分地享受着为事业而拼搏的幸福和快乐。我想,这就是人生。”这是先生的文字,也是他一直以来践行的准则。先生逝世7周年了,可以告慰先生的是,天津大学国际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学子已山花烂漫,遍布全球一百多个国家,成为我国奋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先生拳拳的家国情怀、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呕心沥血哺育人才的高尚品格,将永远激励着我辈后生努力前行。

  (作者系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

  学人小传

  何伯森(1932—2017),河南舞阳人。195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水利系,此后留校任教,先后在水利工程系、管理工程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89年至1995年担任天津大学管理工程系系主任。曾任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副会长、建设部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等职务。主持创办我国第一个国际工程管理专业,组织近百名国内外专家编写了我国第一套“国际工程管理教学丛书”,填补了该学科空白。将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的经典合同范本引入中国,并在范本修订过程中发出中国声音。承担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委托的多项重大课题,出版《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等著作8本、译著8本,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