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读书·悦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2月05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家读书
交子:近代金融文明的启蒙(图)
王巍
摘自《交子:世界金融史的中国贡献》,王申、王喆伟著,中信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

  北宋交子的官方发行(1024年)标志着长期在民间流通的信用票据得到了政府的加持,从而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是中国金融业的重大创新和历史贡献,也得到国际学界的共识。600年后,瑞典才发行了欧洲第一张纸币(1661年),而最终主导欧美纸币制度的英格兰银行更是迟来者(1694年)。

  近年来,中国学界对交子的研究成果迭出,包括交子的缘起、交子的功能与周转、对宋代以来经济的影响、中国货币制度的演变等,非常丰富翔实,超越了曾长期掌握交子研究话语权的日本和其他海外学界。2023年3月,中国钱币学会在成都专门举办了纪念纸币诞生1000年的学术会议,达成关于交子的“四点共识”,是一次意义重要的专业论坛。自2019年以来,金融博物馆与中国钱币博物馆联合主办了5次交子学术论坛,在成都成华区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馆立了大宋交子碑(2020年),牵头推动了由16位全国政协委员联署的交子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会提案,同时也委托两位青年学者王申和王喆伟主笔向大众介绍交子。

  利用作序的机会,我简要分享几点看法。

  第一,交子创始于中国北宋,影响了全球各地纸币的产生,是中国对全球金融业的历史贡献。交子在北宋的益州首次发行(1024年),到南宋改为会子、关子或钱引(1160年),金朝仿效发行了金钞(1154年),元朝又继续印制中统钞(1262年),明朝又发行了大明宝钞(1375年)。特别是在元朝统治期间,蒙古、印度、日本等地区也都陆续发行了当地纸币,之后经马可·波罗等旅行家的推介,欧洲开始发行纸币。目前的全球金融格局是基于地理大发现以来,欧美两大交易体系互相交融与巩固而形成的。纸币的观念和实践源于中国,与阿拉伯数字、非洲咖啡、拉美白银对西方的影响一样,都是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而深远的贡献,厥功至伟。

  第二,交子的兴衰演变,涵盖了几乎所有近代金融与经济文明的核心要素,可以称为近代货币与金融的基因。交子首先在民间被广泛接受,16家成都当地富商的商业票据可以彼此背书转让,私交子体现了纸币和信用在市场交易中不可或缺的地位。1024年政府接管并发行官交子后,政府的权威和准备金制度奠定了纸币作为法币的地位。政府通过交子发行、兑付和更新等手段激励商业、经济活动和实现军事与政治目标,卓有成效,形成了货币政策的雏形。当然,无节制地滥发纸币也导致了未来恶性通货膨胀的爆发。交子与会子、钱引以及金元明清几朝各种纸币之间的参照与承继,对欧洲纸币的启蒙等,都体现了纸币的普世价值和代际价值。可以说,近代甚至当代货币与金融的重要观念、现象与实践都可以在交子演化历史上寻得踪迹与根源。

  第三,交子(纸币)是金属币与数字币的承上启下核心阶段,是1000多年人类文明的要素工具。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相应的支付工具产生,可以大体地描述为:农业社会基本是采用金银铜铁等金属作为货币的材质,商业与工业社会开始广泛运用纸币和信用工具,而我们当下的信息与智能社会将以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作为主流工具。不同的支付工具和提供服务的专业机构与交易市场,形成了不同的金融生态。研究交子金融生态,对理解和创新数字金融生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后,金融是术,也是道,更是文明要素。人类社会从部落交易开始,支付工具始终是完成交易和建立长期信任的核心手段。从贝壳、金银到纸币和数字货币,都是温情脉脉的文明面纱背后实实在在的商业制度安排,金融是工具的同时,也是驱动交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更是巩固、充实和提升社会文明内涵的保证。如同阳光、空气和水一样,货币与金融都是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文明要素。发现和发掘交子,就是发现和发掘现代金融和文明史。

  交子是中国金融和全球金融的重要里程碑,发掘金融文明文化遗产,就是梳理民族理性与建立文化自信,对中国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意义重大。期待未来学者和业者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金融博物馆理事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