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四下基层”,是党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制度和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是转变工作作风、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的重要法宝,是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加强党的建设的实践创新成果。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深入农村、历史文化街区、革命纪念馆考察调研,听民声、问冷暖、察民情,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深化运用“四下基层”作出光辉示范。
“四下基层”立足于“下”、植根于“民”,突出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思维,蕴含着系统的科学方法,其科学内涵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脉相承、高度契合。
“四下基层”:凸显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四下基层”,下的是基层,抵达的是民心,其核心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其蕴含的价值内核是对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利益的深度眷注。“四下基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重要实践,是执政为民的行为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价值立场的生动写照。
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那里取“真经”,确保“四下基层”不是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相分离、相对立的单向性实践活动,而是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双向良性互动的实践活动,从而推动党的宗旨、初心使命由价值预设转化为现实行动;要推动“大走访、大排查、大调研”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法治化,堵塞制度漏洞,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内控机制,增强“四下基层”的针对性、集成性、操作性、规范性,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
“四下基层”:展现自信自立的精神气质
“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四下基层就是以“向下之姿”展现“向上之气”,展现中国共产党人自信自强、昂扬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向下”是为了更好“向上”,党员干部面对人民群众越是谦逊,越是能折射自信自立的精神品节。自信自立是“四下基层”的实践立足基点,是“四下基层”必备的精神特质。
要自觉涵养“开怀纳谏”的态度,胸怀谦虚之心接纳群众意见,积极营造讲真话、听真言的良好环境,带着真诚听“掏心话”,带着感情听“闹心话”,带着责任听“扎心话”;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顽疾,要不回避、不推责、不盲从,提高辨别真伪、识破陷阱的本领,切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要保持战略自信,既要到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矛盾尖锐的地方去解决问题,面对重大政治问题要有定力、有主见、不信邪、不怕压。
“四下基层”:坚持守正创新的科学精神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处新者进。”只有坚持守正创新,“四下基层”才能坚守根本、培根固本,才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坚持守正创新就要在“破”与“立”上下功夫,要在守住方向、守住原则、守住立场、守住根脉中,突破思想观念束缚、体制机制羁绊、利益固化藩篱,创新工作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谋取发展主动。
以守正为“四下基层”把舵定向,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四下基层”的正确方向;以创新为“四下基层”扫清发展“路障”,在守正的基础上,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把解放思想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议出“好方子”,找到“金点子”,闯出“新路子”。
“四下基层”:树立问题整改的靶向思维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为突破口是“四下基层”,开展工作的“牛鼻子”,也是“四下基层”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聚焦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持续解决困扰群众的难点问题,不断打通制约社会发展的矛盾堵点,推动“四下基层”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带着成果回。
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运用前瞻性调研、对策性调研、跟踪性调研等多种方法,拓宽线下阵地,畅通线上平台,推动干部和群众之间“零距离”接触,聚焦关键环节、关键领域,不断提升发现问题的精度和准度;要科学分析、精准施策,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准“病灶”,靶向治疗;要坚持基层的事情基层办,基层的难题基层解,丰富完善“群众接待日”“民情议事厅”等载体,搭建线上线下贯通的诉求平台,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善于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发现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落实工作在一线。
“四下基层”:坚持系统观念这一工作方法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四下基层”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整体性、关联性的实践形态,须“钻进去”研究局部,同时还得“跳出来”统观全局。“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基层的“一根针”连接上面的“千条线”,形成系统工作链条。必须运用系统观念,坚持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准确把握基层矛盾的发展动态和趋势,重视潜在风险预判,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紧盯目标任务的部署和走向,经常对标对表、及时校正偏差;要重视全局性谋划,善于从全局出发判断矛盾的主流方向和长远趋势,学会用“望远镜”登高望远,用“显微镜”见微知著;要强调整体性推进,坚持通盘考虑,树立“一盘棋”思想,增强政策的组合性协同性有效性,坚持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相统一、让党中央放心和让人民群众满意相统一、为了群众和依靠群众相统一。
“四下基层”:彰显为民情怀的崇高境界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了20多个贫困村,深入贫困家庭访贫问苦,倾听贫困群众意见建议,了解扶贫脱贫需求,极大鼓舞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四下基层”是工作制度、工作方法,更是真挚为民情怀的体现。
要心怀“国之大者”,对国之大局、国之大要、国之大事、国之大计要做到心明眼亮,对大是大非、大政方针要了然于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善于倾听群众建议,勇于接受群众批评;要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在“四下基层”的奔走中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服务。要涵养“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无私境界,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自觉,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