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津门策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12月25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好金融大文章
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编者按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本报约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负责人,以及中央金融机构驻津单位、天津金融机构负责人,聚焦全面强化金融监管工作,畅谈如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如何做优产业金融、航运金融等天津特色金融,致力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创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本报《津门策论》版将陆续推出系列专版,敬请垂注。

  全面强化监管 开创金融监管工作新局面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赵宇龙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金融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会议召开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研究制定了28项具体措施的学习宣传贯彻方案,召开了覆盖全辖所有中资银行保险机构领导班子成员的500人宣讲大会,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的热潮。天津监管局将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开拓进取、凝心聚力,坚持监管姓监、寓监管于服务、以监管促发展,在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见行见效,努力开创金融监管工作新局面。

  一、聚焦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们金融工作沿着正确道路和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作为中央金融监管部门派驻单位,我们既要发挥“派”的权威,积极发挥指导监督建议职责作用,体现中央决策意图,又要发挥“驻”的优势,贴近基层一线,积极服务地方,大力支持地方金融委履行职责,落实央地责任分工,加强央地协同,真正做到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共同推动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在推动金融机构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方面,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不断深化党建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切实把党的领导这一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

  二、聚焦建立健全“三项机制”,全力推动监管“长牙带刺”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当前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要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天津监管局将秉持“恪尽职守、敢于监管、精于监管、严格问责”的监管精神,着力健全完善“三项机制”,补齐监管短板。严监管,建立金融监管“长牙带刺”机制。严格按照“准、透、严”的标准,聚焦关键事、关键人、关键行为,加大稽查检查力度。持续加强惩处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加强风险源头治理,一体推进惩治金融腐败和防控金融风险。刀刃向内,加强监管问责,形成有风险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的严肃监管氛围。全覆盖,建立监管兜底机制。与承担金融监管责任的其他部门一道,对各自监管领域分兵把守,既管“有照上路”,也管“无照驾驶”。研究建立辖内监管兜底机制,明确新业态新产品等金融活动的监管责任,确保一切金融活动有人看、有人管、有人担责。筑合力,强化央地监管协同无缝对接机制。健全与地方金融委的常态化沟通机制,提出监督建议,体现监管意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在防范化解地方债务、房地产、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等方面加强央地协同,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三、聚焦落地落实“五大监管”,持续健全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天津监管局将聚焦“五大监管”,切实提高金融监管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和协同性。强化机构监管:加强对辖内银行保险机构的分级分类实施审慎监管,抓准入、抓法人、抓治理,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减量提质。强化行为监管:既管“有照违章”,更管“无照驾驶”,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中心,构建大消保格局,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强化功能监管: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处室职能,理顺工作流程,建立健全机构监管、功能监管等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坚持同一业务、同一标准原则,贯通监管与监督,监管与主管,对金融活动实施统一监管,防止监管套利和监管真空。强化穿透式监管:强化科技赋能,推进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坚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机构股东身份、关联交易等穿透到底,“既看表又看账”,实现对机构风险和公司治理状况的精准画像。强化持续监管:结合天津实际,对重点金融机构全周期、金融风险全过程、金融业务全链条实施动态监管;加强监测预警,健全具有硬约束的早期干预机制,努力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

  四、聚焦做好做优“五篇大文章”,着力为经济社会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天津监管局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引导天津银行业保险业聚焦天津市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在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聚焦难点堵点提升科技金融质效,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试点,构建以“天开园”为核心的“1+N”试点辐射覆盖区,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多元化金融服务,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焦“双碳”目标健全绿色金融体系,推动绿色金融政策落地落实,督促机构规范绿色金融业务流程管理,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聚焦薄弱环节加强普惠金融服务,落实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构建辖内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涉农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不仅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聚焦现实需求加快养老金融发展,鼓励机构积极开发符合养老需求和生命周期特点的金融产品,推动惠民保、专属养老险等持续稳健运行,着力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聚焦效能和安全促进数字金融发展。推动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服务质效,并守好安全底线。立足天津实际,大力发展航运金融、产业金融,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织密扎牢安全保障网。

  发挥金融力量 谱写“津”彩篇章

  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储成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事关金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前不久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金融工作举旗定向、谋篇布局,用“八个坚持”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基本要义,明确了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勤勉履职尽责,坚持国有大行定位,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推动会议精神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努力为天津市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对金融工作的更高要求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长期战略思考,体现了对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深远战略谋划。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积极适应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变化新特点,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必须秉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坚守对党忠诚的底色。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将坚持党建引领,准确把握国有大行在金融强国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对标党中央持续建设现代化金融强国的宏伟蓝图,把“路线图”转化为“施工图”,真正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必须践行金融工作的人民性,体现金融为民的成色。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目标和前进动力,切实做到金融为民、金融利民、金融惠民、金融便民。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有广度、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中展现更大价值。

  必须持续提升金融工作的专业性,彰显金融报国的本色。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须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紧紧围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心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将优化融资结构,突出总量稳、结构优、服务准、效果实,以高质量金融服务谱写“津”彩篇章。

  二、坚定不移以绿色金融助力绿水青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金融作为全面助推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愈发重要。近年来,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始终坚持以高站位谋划绿色金融,努力探索天津特色的绿色金融发展路径。

  突出战略思维。坚持绿色金融战略定位,秉持绿色发展的大局观,多算政治账、生态账,致力于构建全面领先的绿色信贷银行。成立分行绿色金融委员会(ESG与可持续金融委员会),构建了组织清晰、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的绿色金融管理组织体系。

  突出系统思维。完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建设,从加强组织推动、夯实基础管理、强化风险控制、落实支持保障等维度,建立长效机制。处理好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的关系,持续加大对绿色交通、生态环保、污水处理、碳减排等绿色领域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武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绿色信贷规模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绿色信贷增速远高于同期公司贷款增速。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关系,强化底线红线约束,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

  突出创新思维。创新碳资产押品管理新模式,在业内率先采取“双质押登记”风控模式为企业发放碳配额质押贷款,有效帮助企业盘活碳资产。创新办理天津市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以光伏项目的已确权应收未收财政补贴资金收费权为押品,在天津市首开先河。

  下一步,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将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坚持做深做精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久久为功深入推进绿色金融建设,乘势而上努力打造绿色金融新优势,在打造美丽天津进程中担当金融引擎、注入金融能量。

  以精准触达为基础,筑强绿色金融主阵地。结合天津“绿色低碳发展行动”,重点支持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等重点绿色产业,支持循环利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生态农业以及城乡环境治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以产品服务为抓手,打造绿色金融新亮点。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具特色和针对性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用足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加大对绿色低碳和能源高效利用领域的信贷资金供给。及时跟进企业发债需求,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碳中和债券。创新绿色供应链产品,支持企业拓宽全周期绿色环保链条,以产业链金融服务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

  以守牢底线为根本,筑好绿色金融防火墙。坚决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将绿色金融要求嵌入尽职调查、项目评估、评级授信、审查审批、合同签订及贷后管理等全流程各环节,强化底线红线约束,提升环境与社会风险管控能力。

  构建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务新范式

  渤海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锦虹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科技金融居于首位。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着力发展七大重点金融业态,科技金融同样摆在首位,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市属法人金融机构,必须深耕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做足做好这篇大文章。

  一、发展科技金融意义深远势在必行

  发展科技金融是践行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出重要部署,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再次强调金融机构要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因此,发展科技金融是时代所需、大势所趋,是服务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

  发展科技金融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发展科技金融要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抓住科技创新这一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将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以及与其关联的先进制造、绿色产业和中小微企业,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科技金融是服务天津发展的有力抓手。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天津正努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擦亮“科技创新”的城市名片。作为市属法人金融机构,必须大力支持培育扎根于天津、成长于天津、壮大于天津、服务于天津的科创企业,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增活力、添动力。

  发展科技金融是银行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倾斜是金融业转型发展的必然方向,是推进金融强国建设和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发展科技金融是渤海银行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也将从产业、客户、产品结构上带来巨大的调整机遇。

  二、渤海银行发展科技金融的新范式

  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渤海银行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者”“PE(私募基金)机构的可靠合作者”和“LP(基金有限合伙人)资金的有效提供者”的发展定位,进一步拓展科技金融“面”的覆盖、加大“量”的供给、寻求“新”的突破、推进“质”的提升、助力“圈”的构建,积极探索构建“一个渤海、一个客户”“一点介入、多点响应”的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务新范式。

  加强科技金融的顶层设计。在总行层面建立健全科技金融的领导机制、专责组织,基于专业的赛道投研,选择正确的行业领域;基于优质的渠道拓展,选择一流的合作机构;基于准确的团队分析,选择优秀的创业团队;基于合理的产品适配,选择合适的融资产品。

  健全“投资+信贷”的风险补偿机制。探索“投行+商行”联动,创新“外部直投+贷款”“远期权益+贷款”等方式,通过机构投资与银行贷款相结合,建立市场化的“股权+债权”投贷联动新模式。探索建立“银行+政府推荐+财政贴息”“银行+专项债”“银行+产业引导基金”“银行+创投基金”等融资模式,提高科技金融业务风险抵补能力。

  拓展“投资+投行+投研”的客户触达渠道。从科研院所、产业园区、基金中寻找客户,从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政府合作项目等渠道梳理名单,通过多种渠道触达客户、服务客户、培育客户;与投资机构联合,在为科技企业提供多维度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的同时,平衡银行债权投资风险,陪伴客户共同成长。

  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对初创期企业,探索提供科技成果转化贷款、“企业创新积分制”专项贷款、科技领军人才信用贷款等产品;对种子期企业,以专利质押、科创贷等产品建立合作关系;对成长期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流贷、固贷、透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以及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融资产品;对成熟期企业,除基础信贷产品外,提供专属理财融资、产业基金、并购融资、定向增发融资、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银团贷款、跨境融资等产品。

  建设服务科技企业和科创平台的银行。加大对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力度,助力创新资源汇聚、创新企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升级改造。同时多措并举支持天开园建设,组织举办“百企进天开”主题系列活动,在园区核心位置设立专营支行,出台专项优惠政策,确保金融服务精准直达。

  完善专业灵活适配的体制机制。优化审批机制,适当下放授信审批权限,完善信贷审批流程、信用评价模型;加强政策支持,在资本占用、不良贷款容忍度、风险贷款责任追究等方面给予倾斜;完善激励约束、尽职免责机制,推动“能贷、会贷、敢贷、愿贷”;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强化母行与理财子公司联动,不断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

  在发展科技金融具体实践中,渤海银行坚持做“专”组织保障、做“精”产品创新、做“特”金融服务,特别是做“近”客户选择,今年已服务136家在津科创企业,贷款余额46亿元,为天开园及入园企业提供授信1.1亿元。下一步,将聚焦创新、强化担当,持续深耕细作科技金融大文章,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渤海力量。

  打造数字金融品牌 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

  天津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于建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数字金融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部署的新高度,中小银行应乘势而上,抢抓机遇,持续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不断深化金融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赋能地方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一、深刻认识数字金融的内涵

  数字金融是与数字经济相匹配的金融形态,通过金融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有机融合,创新金融业务发展模式,并对其他“四篇大文章”起到支撑作用,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金融科技加速落地:聚焦现代金融市场体系中的痛点,以数字技术带动新质生产力的焕发,有效弥补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应用短板。二是产业数据质效提升:数据要素是数字金融发展的生产资料,通过不断迭代升级,促进数据资产成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高效驱动。三是金融服务重构升级:利用数字应用,有效打破传统金融产品的空间和数量限制,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覆盖范围。

  二、夯基垒石,融合发展,筑牢数字金融发展基础

  近年来,天津银行以金融科技为引领,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为数字金融发展奠定基础。一是夯实数字基建布局,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前布局基础设施架构升级,通过构建湖仓一体的数据中台,提升海量数据存储、分析、实时处理能力;打造两地四中心架构,搭建私有云,提升弹性资源供给和平稳运行能力。二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加快数字化转型动能供给。强化数据能力建设,实现了对内外数据的全量统一管理。推动数据有序共享,深化数据综合应用,覆盖客户、营销、风控、运营等多领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产品和服务,为业务发展提供数字化生产力。三是提升业务数字化水平,丰富金融服务模式。打破传统经营和服务模式,以数字化手段提高客户服务能力,构建“一平台、全场景、多产品”金融发展的新模式。以“智慧商户通”场景为突破,通过自建生态、自控场景、自营产品、自有流量,实现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三、继往开来,融智赋能,推动数字金融向纵深发展

  下一步,天津银行将一如既往坚决扛起服务地方实体经济的责任,落实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决策部署,进一步理清“三量”工作的路径方法,推动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顶层战略设计,深化业技数智融合,提升数字化供给质效。一是明确数字金融总体战略。依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明确“1236”数字金融总体战略,以“业技数智融合、生态场景融入”为1个总体目标;以“客户体验”和“服务效能”为2大聚焦;围绕传统银行向生态银行、从产品驱动向客户驱动、从经验渠道向数智驱动3大方向;打造一体化运营、多元化数据价值释放、智慧化服务再造、数智化营销、智能化风控和综合化事务支撑6大能力。二是制定数字金融行动方案。以“控起来、准起来、快起来、轻起来”为总体原则,以“科技支撑、科技替代、科技领先、科技赋能”为进阶策略,以“急用先行、长期可用”为建设策略制定行动方案。

  启动“生态场景”“数字金融中央厨房”“数智底座”为核心的数字银行提速战。一是启动生态场景“拓展战”。深化技术、数据、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将金融服务与数字化生产、生活方式相对接,将数字供给与生态相链接,利用区位优势,构建“智慧通”系列生态圈,连接政府、企业、个人等多端客户及行业集群,提供科技、教育、商圈等十大领域多元化生态服务。二是启动数字金融中央厨房建设“推进战”。通过建立“数字金融中央厨房”,将智慧决策、全域营销运营、全域风控和事务保障一体化管理,发挥信息技术穿透式、移动式、全时域的特性,提供集约化、扁平化、智能化的企业级业务运营引擎,提升效率和安全。三是启动数智底座“强基战”。打造“以云为基”“数智融合”“全链赋能”的一体化数智底座。面向数据“采、汇、存、算、管、用”全生命周期,构建全链路研发体系,提升全域数据资产管理能力,提供更多元化数据服务与产品。聚焦智能技术应用,按照“内外结合、快慢有序”的策略,稳步推进大模型等新技术在智能客服、智能营销、智能投研等方面的场景化应用,为金融服务的持续创新与发展赋能。

  围绕“思想、人才、组织、财力”四个维度,构建支撑保障体系。一是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将金融科技与数字化转型委员会提升为总行党委直接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二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引入高端科技人才,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提高人才储备,为数字金融发展提供持续人才支持。三是健全业技融合组织形式。在业务部门中组建数字化转型团队,加强业务与科技协同联动,形成跨部门、跨条线的敏捷组织和文化。四是加大科技资金保障。合理布局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持续加大在数据能力、智能应用等领域的科技投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