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轼的“西湖”情结(图)
王本道

  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名家、北宋文坛巨擘,苏轼不仅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诗、文、词、书、画诸多方面有着卓尔不群的成就,更是思想的智者。尽管仕途多舛,但他却以其丰富的著述和豁达的态度,教人们如何看待荣辱得失。苏轼走过大江南北,巧合的是,他曾几次到过不同地域的“西湖”,似乎与“西湖”有着未了的情缘。在“西湖”,无论是执政还是谪居,他都能一如既往地心怀天下事,想人民之所想,彰显了其博大的家国情怀。

  风光秀美的杭州西湖之上,有座近2.8公里长的长堤:苏堤,又称苏公堤,南起南屏山麓,北达栖霞岭下,纵贯西湖南北,堤上有六座石拱桥。从地理位置讲,杭州属钱塘江冲击形成的小平原,当时由于海水倒灌,这里水质不好。唐朝宰相李泌在杭州任刺史时,曾挖掘了六口井分布在城中,将西湖的淡水引进其中供百姓饮用。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来杭任刺史,进一步疏浚了六口井,以解决百姓的饮水问题。但因年代久远,六口井逐渐淤积,以致近于荒废。苏轼第一次来杭州任三年通判,到任后,便与当时的知州陈襄通过考察民情,制定了修复水井的方案,并请专业人员组织实施,六口井遂焕发生机,杭州百姓又饮到了甘甜的淡水。十几年后的1089年,苏轼又被派往杭州任知州两年。这次到杭州,眼前的西湖已经风光不再,由于春涝秋旱,鱼米之乡两季稻损失惨重。苏轼到任后,一方面疏请朝廷减免税赋,拨米救灾,另一方面组织群众抗灾自救。此间,苏轼做的另一件大事即是疏浚西湖。唐代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时,曾疏浚过西湖,引湖水灌良田上千顷。但因年深日久,湖水逐渐干涸,葑田已占湖面一半。长此下去,如西湖一旦湮废,沿湖千顷农田就将失去水源。面对这样严重的威胁,苏轼决定对西湖进行全面整治。在得到朝廷款项后,他带领二十万百姓,只几个月时间,便除尽葑草,并将葑草和淤泥堆积起来,填筑成一条南北长堤,将湖一分为二,西为里湖,东为外湖,堤上造六座孔桥通水利,以便舟舫往来。长堤建成后,他又命人在堤上广植柳树,在湖中种植莲藕。从此,西湖不但重放光彩,而且愈加秀美。后人为纪念苏轼,把长堤命名为“苏堤”,“苏堤春晓”则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

  颍州西湖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西郊。“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雄雌。”这是苏轼对颍州西湖的赞誉。公元1091年9月,苏轼任颍州知州。颍州西湖属平原上的湖,远近均无遮挡,是水患多发之地。苏轼到任后,照例经常深入实地体察民情。为解除洪涝灾害的威胁,他组织群众兴修水利,疏浚西湖,并将挖出的淤泥堆成两公里长的堤坝,人们将此堤坝亦称为“苏堤”。

  宋绍圣元年,苏轼被贬惠州。苏轼在惠州期间生活的艰难程度要远甚于黄州,僻处瘴疠横行的蛮荒之地,言语不畅,屡次申请的折色(俸禄)得不到批准,经济拮据。身为犯官的苏轼虽不在其位,仍谋“其政”,创造条件为群众排忧解难,他很关心惠州的民间疾苦和地方建设,特别关注兴修水利。惠州原有一湖,谓之丰湖,湖堤早已损坏不堪。苏轼极力倡导民众捐款修堤,并带头捐出自己仅有的一点钱,还捐出自己官服上的犀带,就连随他前往惠州的爱妾朝云,也捐出了自己身藏的银两。湖堤修成后,当地群众将湖的名字改为“西湖”,称湖堤为“苏堤”。除此之外,苏轼在惠州还为当地群众做了许多事情,包括促农耕兴文教,并写下160首诗词和几十篇散文,最著名的当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早已被当作岭南荔枝著名的广告词。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东坡赞美杭州西湖最有名的诗句。纵观苏轼的一生,曾几次到过不同地域的“西湖”,或许这就是他与“西湖”的缘分。换个角度看,也可以这样说,无论苏轼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他心中的“西湖”,都会留下他或诗或词或文的赞美,都有他踏踏实实为当地百姓办实事的身影。难怪杨万里诗云:“东坡原是西湖长。”清代惠州诗人也有诗云:“北客几人谪南粤,东坡到处有西湖。”东坡对所到之处湖光山水之爱,是一种大爱,因为那里是他的家,是他的国,这种大爱势必惠及当地的黎民百姓。黄州、惠州、儋州时期,原本是他一生中最苦难的时期,他却把苦难的日子过得快活如意,有滋有味,过成自己文学创作的高峰期,并一如既往时时以自己的残年余力,为百姓兴利除弊。

  我蛰居的小城西郊,也有一处“西湖”,闲暇时曾去游赏过,那是一方恬静淡雅之地。湖面不很大,南北狭长,五六艘游艇同时往来亦绰绰有余。湖边芳草萋萋,绿树成荫,诸多不知名的水鸟往来嬉戏,野趣十足,节假日常有年轻人到此露营。虽然这里属退海之地,历史上与东坡无缘,但窃以为,既称“西湖”,是否也可以增加些东坡元素,如筑起几座石碑,刻上东坡的诗词,或选空旷之地讲解东坡的西湖情结……如此这般,也许会为小城增加几分灵气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