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充满戏曲元素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惊艳世人,越剧《新龙门客栈》在互联网上火爆出圈,到荣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的何赛飞穿着戏曲风礼服上台领奖,如此密集的文化热点事件,让很多年轻人在惊讶于中国传统戏曲之美的同时,发现“戏曲是中国人的精神基因,总有一天会被激活”。
日前,“戏曲传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专题研讨会”在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召开,研讨会上南开大学教授宁宗一先生做了主旨发言。在宁先生看来,戏曲是综合性的艺术,它表达了中国人的美学精神,这种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而文化艺术是精神流动体,它不是凝固的状态,每个时代的人都会基于自己所处的时代对其进行不同的解读。今天,我们传承戏曲的关键正是要对其进行现代性的转化,用当代的科学意识去解读、去创造。
戏曲是如何成为我们“精神基因”的
曾经,戏曲是中国人文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地都有着风格独特的戏曲种类,很多剧种名家辈出,唱段街知巷闻。戏曲中的故事和美学元素,反映了我国古代生活的图景和审美追求。今天,现代化的时尚和审美充斥着生活的各个角落,可是当一些与戏曲有关的作品出现时,中国观众还是可以从传统戏曲中感受到亲切、舒适的审美愉悦,这是为何呢?
谈及此,南开大学教授宁宗一先生表示:中国的戏曲为什么跟话剧不一样?这里面有个渊源问题。宋代有瓦舍艺术,这是中国戏剧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瓦舍,就是商业娱乐场所,表演的项目有摔跤、说书、唱戏等。杨绛曾说“中国戏曲的结构是小说的,中国小说的结构是戏曲的”。这正是因为它们都来源于瓦舍。当时有一些文人,会整理瓦舍的表演内容并形成文本,因为他们有才华,被称为“书会才人”。这些人在与表演者的双向互动中,将中国文人对社会的观察、思考和审美趣味融入文本之中,使中国戏曲、小说和说唱文学都得到了发展。因此,中国的小说、说唱文学和戏曲三者是密不可分的。
这些书会才人是什么人呢?
“他们多是一些没有中举的文人。他们读万卷书,但是为了生存,跟民间艺人紧密合作,走遍天下,行万里路。他们所写的东西,融汇着他们的智慧,融汇着他们的生命精神,融汇着他们的心灵史。这就使得游民文化与通俗文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些真正能够接地气的游民知识分子,把民间的智慧聚在一起,把自由与规范交织结合在一起,在我们伟大的、经典的小说、戏曲、说唱文学里进行表现。”宁宗一先生表示。
所以,今天的年轻人也许还没有机会走进剧场去看戏曲演出,但只要读过中国的古代小说,听过经典的传说故事,他对戏曲就不会陌生。
此外,从哲学和美学思想的角度,宁宗一先生也解释了中国戏曲为何会给人以“亲切感”。他谈道:中国戏曲是场上之曲。戏曲不仅仅是一个剧本,它是包含表演、舞台美术、音乐多方面的综合艺术。中国美学精神是艺术,而中国的艺术精神是诗意。中国的戏曲是充满诗意之美的。戏曲与中国很多传统艺术都有着相通之处,比如绘画,既有写实也有写意,虚实结合、形神皆备。
传统戏曲需要以当代意识去解读
一方面,我们的一些传统戏曲遇到了传承困境,有没落的趋势;另一方面,在互联网上,戏曲元素作为国风的一部分,又总是与其他艺术形式嫁接,掀起一波又一波国潮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刘佳表示:传统艺术是很奇妙的。不管你走得多远,不管你现在生活得多么时尚,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在心里深埋着一个与传统艺术有关的梦想种子。这颗种子会在生活的某一个时刻被一下子激活。中国传统艺术跟我们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土壤是息息相关的。所以,糅合戏曲元素的创意作品与其说是一种嫁接,不如说是一种自然的唤起。传播宣传这些传统艺术,是要讲究方法和策略的。比如西湖与《白蛇传》,本来《白蛇传》只是个故事,但是千百年来人们通过口耳相传,已经把西湖的美丽风景与白娘子的美丽身影进行互相映射,然后通过戏曲表演,又把传说演绎得精美绝伦,让人感觉入情入理,所以今天游客行走在西湖畔,自然联想到《白蛇传》的故事情节。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已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在今天,无论是文旅融合还是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我觉得戏曲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刘佳说,“今天我们讨论如何讲好戏曲的故事,我认为不要把戏曲局限在某个剧场里、舞台上,而是要把戏曲还原到中国的广阔大地当中去。因为这些地方戏曲本身就是从各有特点的地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文化财产。那么现在我们在宣传它和弘扬它的时候,和地域文化紧密结合,这对于阐释我们各地的文化资源、文化景观,应该是非常好的方法。”
“戏曲是高度综合的艺术,包括文学、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等,都在戏曲中有所展现。同时这些艺术门类又都是为表演服务的,所以它又是高度凝练的。这些都是为了塑造一个完美的经典人物形象。那么,我们现在用它去阐释我们的地域文化,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因为戏曲传达给观众的不单单是一个故事,它传达的更多是一种地方文化的韵味。”刘佳表示。
在谈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复兴时,宁宗一先生强调:我们面对传统文化时,一定要把它和文化传统区分开。我们都生活在文化传统里面,我们用筷子吃饭、用折扇扇风,这些都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但是传统文化就不一样了,传统文化永远是一个精神流动体,它不是凝固的。包括传统戏曲在内的传统文化艺术,每个时代的人都对其有不同的解读,是呈现不同艺术个性的。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你必须用当代意识来解读,用中西方文化中最先进的东西、用科学来解读。面对先贤留下的这些东西,我们去解读它,把它与现实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永远具有精神生命力。
科学意识和科技手段助力戏曲创新性发展
谈到传统戏曲的现代性转化,刘佳表示:我觉得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要为它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另外一方面是在戏曲研究中,要运用科技手段,确保传承的精准性。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刘佳认为:我们需要为传统戏曲作品注入现代的思考和现代的精神。实际上,莎士比亚的戏剧,其中很多都是改编自传统故事,比如《哈姆雷特》,这个关于复仇的故事早就存在,但是莎士比亚做了一个非常伟大的改写,他把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注入这个故事里,所以他笔下的哈姆雷特是一个充满新时代精神的新人形象。莎翁创造的哈姆雷特,对人性和社会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故事表现了莎翁对国家民族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面对传统戏剧故事,现代人需要思考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实际上我们要站在我们的时代,来进行我们的思考,然后把这些精神注入这些老的故事里边去,同时要用经典的表演手段,把这个故事精彩地表现出来。
从确保传承精准性的角度来看,刘佳认为:戏曲要保持经典性,它的经典性应该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动摇的,但是这在戏曲传承中又是有难度的,因为它是用人来传承的,它是一种表演艺术,而表演艺术的载体是人。比如京剧,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代一代京剧传人能不能把京剧艺术的理念、特质和精彩程度保留下来?能不能把这些东西原原本本地高水平地传承下来?这是一切现代性转化的前提。这个是有难度的。当代戏曲人,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里从事一项传统艺术,他要面临着很多的考验,也面临着很多的诱惑和干扰。
作为一个研究者,刘佳认为:戏曲现代性转化,要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和现代理论方法来对戏曲进行研究。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戏曲没有理论,那是因为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研究方法或者表述习惯与西方不同,中国的理论往往是跟实践分不开的。很多剧作家、表演艺术家,他们的理论可能渗透在实践成果和只言片语里。今天我们需要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去对这些实践成果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和研究。目前,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正在进行“基于实验语音学的京剧流派传承研究”,利用现代声音分析理论和软件,去研究京剧流派发展过程当中,流派的创始人和不同阶段传人,他们表演时出现的一些语音差异变化,以此为京剧流派的高水平传承提供科学依据。
“汉语语音实际上是一直在变化的,随着汉语整个语言文字的发展,表演者在戏曲的唱和念中对语音进行变化,这也正常。但是哪些是正常的发展变化,哪些是因为传承不够精准而发生了艺术水准的变异,这个是需要我们研究明白的。在原来的传统戏曲研究中,大多是以描述为主,这种描述是带有主观性的,它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客观性。比如对字正腔圆的认知,可能每一位研究者和传承者都有不同的标准。如今,我们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戏曲音频进行研究,通过语音软件的分析,不同表演者音高、时长、音强的差距一目了然。通过这种比较性的研究,来固定一些流派的发声特点,为流派传承提供理论支撑,让我们的戏曲研究更准确,让我们的传承更精准。”刘佳介绍。
刘佳表示:戏曲这个行业很古老,戏曲所擅长的是表现古典生活,那么这在当代社会就会显得格格不入,这是文化发展当中必然要面临的问题。这个也恰恰是戏曲传承在当代面临的困境之一。我们确保戏曲传承的经典性,不能为了迎合观众去动摇戏曲的文化基因,戏曲的现代性转化并不是转基因。
当下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可以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艺术形式,他们可选择的文娱方式越来越多。在这种环境下,传统戏曲在发展中最需要把握的是什么?
宁宗一先生表示,在互联网时代,戏曲传承真正需要的是创新性的作品。现在有些专业艺术院团和艺术家会通过网络渠道进行直播或线上演出,但还是在小范围内受关注,在爱好者范围内进行传播。这是我们面临的巨大障碍,是无法掩盖的问题。互联网是一个重要的通讯工具,给戏曲传播提供了方便,但是并不能影响人们对戏曲的主观印象。戏曲需要进行现代性转化,实际上并非传播媒介的变化,而是需要在创作理念上进行改变。我们在互联网上,不能只传播陈旧的、片段的东西,我们需要有竞争力的好作品。当年在瓦舍里,也是各种项目都在竞争,即使是一种艺术类型,同行间也有竞争,其实现在面临的也还是这个问题。每一种戏曲要有闪亮的地方、有独特之处,才能去吸引大家。实际上,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创作。人才培养很重要,没有人才,好剧本出不来,表演艺术家出不来,好的导演出不来,甚至连有一定艺术水准的舞美都无法实现,那如何吸引年轻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