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停车位紧张,令不少基层管理者头疼,然而本来就不富余的车位却长期被“僵尸车”霸占,更令人气愤又无奈。本报热线23602777接连接到市民反映小区及周边停车区域“僵尸车”问题,这些长期不动,甚至接近报废的汽车不仅占用停车资源,影响环境,还潜藏着安全隐患。“僵尸车”屡清不绝,已经成为基层治理的难点。
多辆“僵尸车”霸占停车位
蓟州区文昌街道康泰园小区居民刘先生反映,他们小区没有地上车位,地下车位只卖不租,大部分居民都把车停在小区旁的免费停车区域。可日前停车区域突然出现多辆“僵尸车”,一停就是4个多月。“这些车破旧不堪,有的车连牌照都没有,车位一下子变得紧张了。”刘先生向街道和居委会反映了问题,一个多月过去,这些“僵尸车”依然没动地方。
记者在康泰园小区旁康平路东侧看到,有一大片空地供居民免费停车。在这些车辆当中,有不少车外表破旧,显然很久没有使用过,其中8辆车的牌照缺失。
文昌街道时代花园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街道和社区多次现场查看,发现废弃车辆和电动三轮车共计18辆,其中联系到了部分车主,经过多次动员,截至9月19日由车主自行清走10辆车,还有8辆废弃车辆未能联系到车主。根据“蓟州区废弃汽车专项执法整治行动”要求,已在车身张贴告知书,限期要求车主自行清走。告知期满后,逾期未移走的,街道将联合蓟州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和公安蓟州分局交警支队等进行集中清理。
楼门前长期停着“僵尸车”
家住红桥区丁字沽一号路十三段小区的居民张先生反映,他所居住的楼门前长期停着3辆“僵尸车”。小区未规划停车位,车位先到先得,本来楼门前停车位可以满足居民需求,可这3辆车一停三年未动,导致他无处停车。8月初,他向属地街道反映了问题,也有工作人员联系他,说要展开调查,但至今两个多月过去了,3辆车还在原地停放。
记者在现场看到,3辆车中,一辆因为罩着车衣,看不到内部情况,但轮胎破旧;一辆外表破损、脏污;一辆没挂车牌。
丁字沽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该街正在14个社区全面摸排“僵尸车”,并一一登记核查,动员车主自行清走,目前尚有30多辆车未清走,下一步将启动执法程序。
小区“僵尸车”治理难在哪儿?
南开区兴南街邮电公寓、武清区下朱庄街越秀园、河东区东新街环秀西里……这些小区均有“僵尸车”。针对“僵尸车”带来的诸多问题,今年年初,我市公布了《天津市废弃汽车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集中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废弃汽车专项执法整治行动。行动中对长期占用公共空间且无人使用和维护,具有车身灰尘遍布、外观残破、部件缺失、轮胎干瘪、轮毂锈蚀、未悬挂号牌等明显弃用特征的废弃汽车进行集中清理整治。此次工作方案要求对全市建成区内废弃汽车进行全面排查摸底。
按照部署,这项工作还有两个多月就要完成,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僵尸车”治理中仍存在不少难点,造成部分地区工作进度缓慢,需进一步突破。
难点一:执法周期长,治理效能不突出。对于“僵尸车”的清理,联系车主最困难。有些车既没有车牌号,又没有车架号,根本无从下手查找。丁字沽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即便找到了车主,还得看对方是否配合,如果车主配合自行清走“僵尸车”,处理起来还好。如果车主不配合,那么要依据《天津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关于“丢弃废弃物”的规定走执法程序,对车主依次下达《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清理废弃车辆送达公告书》,走完整个执法程序,所需时间较长。之后,综合执法人员才能够将车辆拖到一个暂存地,等待后续统一处理。
难点二:对“无主”车辆清理缺乏法律支撑,工作难开展。文昌街道的工作人员介绍,对于确实无法确定车主的车辆,街道究竟是否有权拖离?该走怎样的执法程序?法律依据是什么……没有先例可循,大家普遍感觉棘手。丁字沽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也表示,虽然红桥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对各个街道执法人员进行了培训,但主要针对“有主”车辆,对于“无主”车辆后续该怎么依法依规处理,还没有涉及,只能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
难点三:各部门沟通协调渠道不太畅通,不能做到快速积极响应。在《天津市废弃汽车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中,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为牵头单位,各区也均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形成了城管委、交管、街道等多部门沟通协调机制。但在基层工作遇到实际困难时,相关部门响应速度比较缓慢。文昌街道办事处经过排查,有20多辆“僵尸车”的车主不肯自行清理,需要集中清理。区废弃汽车治理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要求街道自己找暂时停放地,街道在城区,存放地不好找,他们将困难上报至该办公室,但一个多月也没有得到回复。“我们基层工作不好干,虽然有了‘僵尸车’治理方案,但其中有很多方面需要细化,比如清理车辆的法律依据、统一停放地点等,靠我们自己解决不了,急需专业部门提供帮助,才能开展下一步工作。”
▼记者手记
治理“僵尸车” 需“法”“情”结合
“僵尸车”是基层治理中一道常态化的难题。而解决难题,需要“法”与”情“相结合。
“法”,是完善的法律体系建设,给执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并简化执法程序,确保基层执法高效有力。这不仅需要立法,还需要司法部门随时提供支持,各部门通力协作,及时提供帮助。例如,东丽区为解决华新街道12辆“无主”废弃汽车的问题,该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建设性提出以“申请认定财产无主物”的方式解决,区人民法院受理并适用特别程序进行审理,认定汽车为无主财产,收归国家所有,由街道处置。
“情”,是要充分发动群众的力量,让群众提供“僵尸车”线索,并加强宣传,让每个人都明白,长期占用公共资源会对社会和他人带来不良影响,甚至还可能受到行政处罚。
治理“僵尸车”,执法必严,也需要依靠群众广泛参与,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