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创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意蕴
王寿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党中央召开的会议之密集、作出的决策部署之全面,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之丰富、系统、深刻,在党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把握其丰富内涵。

  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我们党自从走上中国历史舞台,就始终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注重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锤炼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重要位置,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推动文化建设取得新成就的同时,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思想观念与现代思想观念相互交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只有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全程领导,才能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才能发展传播先进文化、扶持保护有益文化、清理抵制腐朽文化,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话语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意识形态作为一定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反映并服务于一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有着鲜明的阶级性,是统治阶级为了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而确立的社会理想、价值观念、政治原则、行动纲领和实践方略,是现代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话语权,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鉴此,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通过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充分的理由和充足的底气: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牢固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显著成就,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支撑。实践表明,只有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民族才能挺起脊梁,百折不挠,众志成城,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奋发图强,蓬勃向上;只有明确文化自信的客观依据和内在要求,才能认清中国文化的独特品质和光明前景,从而保持中国文化的身份认同和本质特征,不断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信心和信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建设经济强国的同时建设文化强国,这是几代中国人的强国梦。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任务,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抉择,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抉择,也是应对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制衡西方大国文化扩张的必然抉择,客观上要求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承接的文化强国不懈奋斗。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新时代,按照文化产品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不同要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是中国文化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应有之义。从文化事业发展状况看,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上取得突破,是当今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维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基本保障。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文化产业的本质在于其营利性,文化事业的本质在于其服务性,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优化文化产业主体;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丰富群众性文化生活提供精神套餐。

  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价值取向。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因素。衡量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是看能否提供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这就决定了文化建设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实施文化创作精品工程,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更充分,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充实,不断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激发人的进取精神,纯化人的心灵世界和净化人的道德风尚,提升人的文化品位和优化人的生活环境,弘扬人的奉献精神和强化人的奋斗热情,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共性,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有机统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其优秀传统文化积千年之精华、蓄百世之流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凝结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底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支撑。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更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只有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才能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当今社会相适应、与当代文化相协调,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当代价值,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展示出来,使之成为涵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良田沃土,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源头活水。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一个关系中国在国际社会发出什么声音、坚守什么立场、表达什么主张、树立什么形象的大问题。只有掌握国际传播规律,提高国际传播艺术,既入乡随俗又入情入理,既有深入肺腑的力度又有温暖心灵的温度,切实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稳操胜券。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客观上要求我们统筹推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推动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文艺作品、文化成果走向世界,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立场、中国主张、中国形象的了解和理解。通过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向世界展示一个社会和谐稳定、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展示一个坚持改革开放、注重全面发展的中国,展示一个热爱和平友好、日益繁荣富强的中国。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鞭辟入里,博大精深,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脉,又拓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之魂脉,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充盈着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具有广泛的感召力、牢固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指引我国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在举旗定向、正本清源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守正创新、开放包容中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激扬中华文明新活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可靠的思想保证。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