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9月13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项行动见行见效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
走进乡村看发展
绘就新时代“亲民图”(图)
蓟州区文昌街道探索多样化精细化社区治理新模式
本报记者 徐杨 通讯员 杨天宇
文昌街道举办“幸福大集──温暖立秋篇”活动。
在花园里二段社区“石桌板凳汇”,老红军在为居民讲述革命历史。
“代理儿女”服务将温暖送到居民家中。
“房顶书记”在为居民修缮楼顶。

  31个社区、300个小区、80761户居民,常住人口近18万。作为蓟州区唯一的街道,文昌街道辖区面积大、管辖人口多、居民需求多元,传统社区治理模式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精细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本着“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的理念,通过在全域开展“初心印蓟·幸福文昌”行动,如今文昌街道全面打造出“一社区一特色一精品”的工作格局,在辖区绘就一幅新时代的“亲民图”。

  居民楼下的办公桌

  说事办事的好去处

  知屋漏者在宇下,听民声者到坊间。花园里二段社区的小广场上,几位居民搬来板凳围坐一起,两位社区工作人员正在耐心讲解,周边不时传来几声称赞。这里是“石桌板凳汇”,是文昌街道的众多“居民说事坊”之一,居民们可以在这儿评理说事,向社区提出自己的需求。

  为尽快收集居民诉求,第一时间处理解决问题,2021年年中期,曲院风荷社区党委将办公桌搬到居民楼间的凉亭,设立临时接待处专门受理关于停水的问题。多方努力下,停水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也让社区党委和居民群众切身体会到 “面对面”交流的好处,这个临时接待处也正式命名为“居民说事坊”。

  转年,文昌街道在全域推行这一举措,各社区纷纷将办公桌搬到休闲广场、绿化长廊、楼栋间等公共空间,由社区工作人员任“坊长”,老党员、热心群众、法律从业者等人员担任顾问,听民声、纾民困,把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在社区里。

  康宏新村是花园里二段社区里的老小区,修建于1999年。长年风吹日晒,水泥路已不见原来的模样,地面坑坑洼洼,残留着石子沙粒。

  去年,燃气公司更换小区老化管道,入场前未与社区沟通,施工后居民们希望公司可以将路面一并修缮。修路面,缺资金,这也让燃气公司犯了难,双方一度产生争执。最终,小区居民和燃气公司找到社区居委会,希望在石桌板凳前为这件事找个妥善的解决方案。

  路面破损严重,有碍群众出行、影响社区“颜值”,这也是社区工作人员的一块心头病。集思广益后,社区找到区政府办公室等共建单位,寻求资金帮助。

  居民的诉求在相关部门协调下,施工队第一时间进入现场,抢抓施工黄金期,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群众出行的影响。经过改造,康宏新村重修了750平方米干净整洁的新路面。“看着铺好的新路,环境好了,心情也美了。”居民张大爷说。

  “石桌板凳汇”只是文昌街道众多“居民说事坊”之一,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坊长,热心群众担任顾问,直接把办公桌搬到居民楼下,将理论宣讲、创文创卫、网格化管理等各项工作全部融入“居民说事坊”,实现理论宣传在“坊”中、收集民意在“坊”中、解决民急在“坊”中、入列轮值在“坊”中、民娱活动在“坊”中、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坊”中、志愿服务在“坊”中,彻底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米”。

  在府君里社区的“居民说事坊”中,文昌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建华近日正在为老年人办理养老资格认证,“王大爷,把您的基本信息告诉我,我来帮您操作。”

  王大爷之前从微信群里看到工作人员要来的通知,这天一大早就到了“居民说事坊”。老人说:“现在认证要用智能手机,我不会也不敢操作,多亏了咱们工作人员,一小会儿就办完了。”

  为了做好“窗口前移”工作,文昌街道把民政、残联、劳动保障等服务窗口的办公桌从街道、社区搬进“居民说事坊”,推动政务服务从居民自主申请到主动靠前服务转变,从“居民多头跑”向“干部帮代办”转变,有效缓解了辖区面积大、小区分布广、居民办事跑腿远、业务高峰期排队等待时间长的问题。

  “菜单式”服务上线 

  有需求直接下单

  尊重居民意愿,倾听居民声音,在社区治理创新实践中,龙岗社区的工作人员搜集群众意见,将磨刀、磨剪子等服务引入社区,并在每月20日推出“爱心集市”集中服务,深受群众好评。

  随后,文昌街道在全域推广“幸福大集”,工作人员走访“问需”、居民“点单”,“按需”在辖区内31个社区开展不同特色的集中服务活动。

  “走,赶集去!”大清早李奶奶就拉着老伴儿出门。

  “走走走,正好让‘幸福大集’上的师傅给看看,咱家的烧水壶哪坏了。”

  李奶奶和老伴儿要去参加的是文昌街道在州河国家湿地公园举行的“幸福大集──温暖立秋篇”活动。这一天,街道整合全域资源,以“传统赶集+内容创新”的方式,向居民群众提供便民化、个性化、精准化服务。

  阳光明媚、绿树掩映,大集现场人头攒动,演出人员手中彩带上下飞舞、辗转盘旋,围观居民纷纷鼓掌叫好、拍照留念。

  修完烧水壶的李奶奶拉着老伴儿来到义剪区,这里的志愿者免费为老年人提供理发服务,闻讯而来的居民已排起了小长队。

  “大爷,想剪什么样的发型?”

  “两边儿留长点,还是推短了?”

  ……

  理发师耐心询问着老人需求,根据老人的头型、脸型及整体气质精心设计发型,剪完后还询问老人的意见建议,将不妥之处继续完善,直至老人满意。

  大伙儿边排队边唠起家常:“搁以前,去趟理发店就得二三十元,还不见得有这儿理得顺心,服务态度好还不收钱,我现在就爱来社区大集理发。”

  “幸福大集”的服务不止于此,除了家电维修、义诊、义剪、手机贴膜、帮老年人化妆等公益服务,还有一品烧饼、桑梓豆片、官善熏肠、麻酱鸡蛋、刘氏石磨元宵、东塔驴肉等蓟州传统美食摊位;电信反诈、法律咨询、就业服务、燃气安全、环保知识等政策宣传、政务服务内容。

  据了解,“幸福大集”按功能划分为非遗、文化、科普、健康、亲子游乐共九个区域,每个区域有不同的机构和志愿团体为有需要的社区居民提供相应的服务。

  针对群众需求,“幸福大集”还在不断完善功能。文昌街道推出了“微心愿征集”服务,居民可以把意见建议写在心愿卡上,由街道进行汇总分类,发动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认领,努力让每一位居民“梦想成真”。

  每月20日前后,各社区都会根据居民的“点单”需求,结合辖区资源,开展各具特色的“幸福大集”活动。张女士是花园里二段社区的居民,常年经营旅行社的她结识了许多单身男女,帮助他们“脱单”成了她的一项“副业”。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动员鼓励下,张女士推出了“锦绣红娘”服务,每逢“出摊”总是最火爆的“摊位”,已有几名男女在这里找到心仪的另一半。

  目前,“幸福大集”系列活动在文昌街道遍地开花,形成提供配眼镜、免费捶背等服务的花园新村“幸福花园公益市集”,举办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比赛的府君里“文体市集”,擦皮鞋、免费修理自行车的天一绿海“景秀万家 大集大利”,可以磨剪子、磨刀、维修小家电的龙港“七彩暑假 乐在龙港”等大集服务。

  用真情连真心 

  社区将温暖服务送上门

  社区的老年人比例也越来越高,其中不乏一些空巢、独居老人。他们有的缺少日常生活照料,有的需要帮助解决各类生活难题,有的则迫切需要情感交流和精神慰藉。

  文昌街道根据各社区特殊人群底册、网格员每日入户走访绘制的“民情地图”,对独居、失独及子女不能返蓟的老人进行前期摸底调查,推出“代理儿女”服务。针对老人实际需求,制定包括家庭物品检修、大件衣物清洗、可视门铃安装、观看温情电影等27项“暖心菜单”,以老人“点单”党员干部“领单”的形式提供温情守护。

  “董姨,您这治胆固醇的药都过期啦!这药不用一次买这么多,一会儿我去买两瓶新的,等快用完了,您再告诉我。”鑫海苑社区党委书记陈志宇正在居民家查看药瓶上的保质期限。

  陈志宇说的董姨今年84岁,两个儿子长年在外地工作,老伴儿过世十几年,家中只有她一人。两年半前,陈志宇自告奋勇担任起了董姨的“代理儿子”,每天一次的电话,每周至少两次上门走访,水果、蔬菜、药品、牛奶、生活用品是他常带的物品。“董姨身体不好,饮食讲究多,采购时我都会避开胆固醇高的食品。” 陈志宇说。

  2021年4月,董姨在家中不慎摔伤胳膊,陈志宇闻讯第一时间赶到家中,把她送到医院急诊正骨。得知他并非董姨家属,医生也十分动容地说:“社区服务这么温暖到位,住在这里真幸福。”

  一个中午,陈志宇忙着社区里的工作还没顾上吃饭,董姨打来电话称家里电视不出画面了想让他去调调。陈志宇匆忙赶过去,一进屋就看到了满桌饭菜。“电视没坏,我就是怕你饿着,想做点饭给你吃。”董姨动情地说,“小陈,在我心里,你就是我第三个儿子!”

  这样温馨的画面,在文昌街道各个社区总在不时上演。自开展“代理儿女”服务项目以来,已有近100名独居老人、孤寡老人成为“代理儿女”的服务对象。自2021年以来,“代理儿女”项目帮助老人们解决日常生活难事2000余件,实现各类小微心愿560项,大大提升了老人们的晚年生活质量。

  温暖服务不止能上门,还能“上房顶”。府君里社区大部分都是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漏水、污水管网堵塞外溢等问题都曾困扰着居民。

  “厕所漏水怎么办?快打电话给小刘。”社区居民宗大妈家厕所一到黑天就爱漏水,不得已把坐便套都摘下来了,第二天再套上。她口中的“小刘”叫刘锴,是社区书记,人送称号“房顶书记”。之所以这么叫,就是因为他天天带着师傅往房顶上跑,给大伙儿检查解决漏水、管道堵塞等“老毛病”。

  经常给居民解决这类问题,刘锴也成了“半个师傅”,很快判断出漏水根源是楼上邻居家的管道破损。邻居在上班,刘锴就跑去单位沟通并很快商量好,当天就安排师傅来维修。“这比找儿女还方便呢。”宗大妈称赞道。

  聚焦此类问题,府君里社区从周边找来师傅组成志愿维修服务队,涵盖防水、管道疏通、安全用电、水暖等内容,免费提供检查问题的服务。平日里居民通过电话、微信群等方式都可以快速联系到社区,刘锴带着师傅一会儿就能到。“去年到今年,我们累计为29栋单元楼解决了房顶漏水问题,现在大伙儿都不必再为漏水问题发愁了。”

  从传达社情民意、倾听居民心声的“居民说事坊”,到居民“点单”、大集“接单”的“幸福大集”,再到主动上门的温暖服务,文昌街道一直致力于提升为民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不断创新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

  “前不久,我们组织31个社区开展了今年第二期‘互看、互评、互比’争先创优活动,通过比较各社区的工作成效,展示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帮助大家总结经验、查找差距,促进交流和学习。为民服务,现在大家都在比着干、争着干。”文昌街道党工委书记张静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