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十项行动 见行见效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
走进乡村看发展
北辰区刘快庄村深化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乡村速递~~~
乡村速递~~~
乡村速递~~~
乡村走笔~~~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9月0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项行动 见行见效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
走进乡村看发展
北辰区刘快庄村深化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这个和美乡村宜居又宜业(图)
本报记者 王音 通讯员 刘淼
① 刘快庄村优美整洁的村容 村貌。
② 村里的大姐们为村超参赛队 伍加油打气。
③ “农民杯”村超参赛队伍庆祝 夺冠。
④ 村里的体育场丰富了村民业 余文化生活。

  乡村振兴既要“强筋壮骨”,也要“凝神铸魂”。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之举。北辰区西堤头镇刘快庄村积极深化乡风文明建设,以乡风文明为目标,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努力实现乡风民风好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富起来,助力乡村振兴。

  移风易俗小举措

  助推乡风大文明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曾经的刘快庄村,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陋习让村民有苦难言。几年前,村里还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婚丧嫁娶时常有,礼金月月随不完。场面排场搞攀比,铺张浪费处处见。婚后欠债节节高,辛辛苦苦慢慢还……”如今这里已不见搞排场、好攀比的吃喝宴请,移风易俗、简办红白事的文明新风沁润乡村。

  刘快庄村是北辰区推行红白理事会制度的首批试点村,率先成立了红白理事会,以《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为基准,研究制定《刘快庄村红白理事章程》,将红白事宴请餐数、餐饮标准和穿孝服条件等约定事项,禁止吹打念经及燃放烟花爆竹,取消鲜花篮摆放和抛撒纸钱等移风易俗规定写入其中。同时,对依规办事的村民,村里给予奖励,对于违反规定的,从村民福利中扣除相应金额,实现“红事新办、白事简办”的文明乡风新气象。

  作为村里移风易俗的第一位示范者,2018年村民老于的母亲去世,红白理事会的工作人员登门拜访。“起初,我不同意丧事从简。不是为别的,就怕丢面子。他们一遍遍给我做工作,还主动帮忙操持。”老于说,“当时家里除了近亲属穿孝服,其余亲戚都戴白花,餐饮标准从每桌700元降到了300元,不仅如此,村委会还免费提供了绢花制成的花篮和专用大客车迎送宾客等服务。让我感受到即使没有复杂的流程和排场,照样能让老人风风光光地离开。”

  红白理事会不仅有章程,更有明确的跟踪服务流程。理事会成员对村内每场红白事进行全程“跟踪”,切实做到管理、监督、服务“一条龙”。

  对红事要求取消请厨师订菜环节,设定每桌饭菜最高标准,严禁燃放烟花爆竹;村民家中出现白事时,理事会成员第一时间赶到事主家中,对丧事进行全过程的服务与监督,其间,村委会免费提供丧事用冰棺、挽联、殡葬车辆等服务,并通过村内广播为死者发布讣告,村“两委”班子成员前往事主家里进行吊唁,表达对逝者哀思、对家属表示慰问,同时对红白理事工作进行安排提醒,确保红白理事流程安排妥善,一系列服务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和肯定。

  如今,村里早已没有了大操大办,红白事怎么办,都有了标准,家家户户都差不多,时间长了自然就习惯了,对于村民来说省钱省事又省心。据统计,红白理事会制度推行以来,在此之前,村民办红白事包桌费用每桌至少1500元,如今按《红白理事会章程》规定,办喜事每桌不超过900元,办丧事不超过500元,每年为村民节约各类花销800余万元。

  “刚推行红白理事会制度的时候,村里有很多不理解的声音,群众不理解,那是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做好,只要方向是对的,就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刘快庄村党委副书记、红白理事会理事长董秀斌说。从一开始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到后来主动参与,再到村民热烈拥护,让董秀斌倍感欣慰。刘快庄村的《推行红白理事会,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入选了2022年度天津市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

  目前,刘快庄村正在积极推进积分制和星级户乡风文明创建工作,按照“一户带一片、一片带全村”的思路,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广大村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和社会文明程度,实现“积分改变习惯、美德深入人心、融洽邻里关系、树立文明新风、共建美丽乡村”的目标。

  人居环境换新颜

  乡风文明润人心

  威严气派的牌坊,干净整洁的道路,漫步在刘快庄村,阵阵清风拂面,花草清香袭来;蓝天白云、碧水环绕的高颜值体育公园,老年人在亲水平台练舞,青年在足球场里踢球,幼年在儿童游乐设施上戏耍,村民脸上都洋溢着愉快的笑容,处处彰显出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的魅力。

  “曾经的刘快庄村是粗放式发展,聚集了大量化工企业,造成了环境严重污染。我们及时调整了发展方向,走上了多种业态互补的持续发展之路,刘快庄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快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宝来说。

  近年来,刘快庄村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依托着陆路港和地域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物流、冷链、汽贸等行业,并积极地探索生态农业,提升地区经济转型速度,村集体收入稳步提高,村集体收入已经突破4000万元。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获得天津市五星级村荣誉称号。

  乡村发展要富民,更要福民。刘快庄村每年的村集体收入的90%用于村民福利支出和公益设施的建设。2019年至今,全村累计投资5000万元,实现了村庄道路100%硬化,相继完成自来水入户、雨水管网、污水管网及户厕改造工程,彻底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饮水排水垃圾倾倒等问题。同时,为保障村民饮食健康安全,建设占地1678平方米综合便民菜市场。在村庄入口设置了门岗施行24小时值守,并在村庄干道支路及小区入口安装了摄像头,坚持治保人员夜间巡逻制度,保障了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2021年,刘快庄村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今年村里更是投资建设了集休闲岛、环岛湖面、观光栈道、亲水平台、儿童游乐设施及篮球场、足球场、健身步道、现代化健身器材为一体的占地48500平方米的体育休闲公园,每天有近千人到场进行健身活动。

  “让体育活动场所成为村民用得上、乐意去的地方,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得到了村民的热烈好评,现在村民们远离了牌桌酒桌,身体素质也好于原来,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生活幸福指数。”刘快庄村第一书记张磊说。

  文化惠民暖人心

  增添乡村新魅力

  “生活条件好了,物质丰富了,但精神文明还有所欠缺,怎样丰富百姓的业余生活,远离牌桌、酒桌,就是我们现在该做的工作。”谈起这几年的变化,刘快庄党委委员陈伟颇有感触地说。

  为了丰富百姓生活,刘快庄村全面开展业余文化队伍建设,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重点打造形意拳、明匠盘绳技艺、糖画、泥人的村内传承队伍,采取社会推广、现场培训交流和拜师入门的方式,提升非物质文化产业项目在群众中的地位和重视程度。鼓励和支持各文化娱乐队伍开展广泛交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足球赛、篮球赛、健身舞蹈比赛等不断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引入社会资金支持,助力社会组织发展,对群众关注度高、展演中和比赛中获得成绩突出的队伍给予政策倾斜,尝试采取企业冠名的方式,增加娱乐项目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村民业余文化活动的获得感。

  今年是刘快庄村“农民杯”村超联赛举办的第3年,参赛队伍由本区扩展到了全市,参数队伍已达10支,报名球员达到200余名,比赛形式也越来越多样。每届比赛都举办开闭幕仪式,联赛中期组织优秀队员进行村超全明星对抗赛,每场比赛中场休息期间村文艺队都会自发地进行歌舞展演,有效提高赛事的竞技性和观赏性。据统计今年举行的村超赛事,吸引到场观众累计30000余人次,体育和文化在刘快庄村的足球场上深度融合,丰富了村民和区内群众的文化生活。

  放暑假回村的大学生刘晓萌说:“每年夏天,我们全家都要到足球场看村超比赛,为我叔叔和他的朋友呐喊助威。今年足球场加装了照明灯,晚上看比赛更亮堂了,看着村超越办越好,我感觉家乡越来越繁荣,生活越来越幸福。”

  目前,刘快庄村共有足球队、舞蹈队、太极队、形意拳等各类社会组织10余支,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道德滋养和精神动能,在开展文化活动中反映家乡的新变化、新成果,涵养乡村文明风尚,让文明之美、乡村之美入脑入心,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让思想上的升华引领行动上的提升。

  随着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刘快庄村在乡村振兴的快车道上蹄疾步稳、阔步前行,文明如香,沁人心脾的文明活动正在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生发激情,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文明新风在这片热土上蔚然成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