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睿)日前,《滨海新区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和区域商贸“双中心”城市聚集区行动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出台。《方案》明确实施八大工程,构建商业与服务业相互促进的消费、商贸联动新格局,形成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良性循环。预计到2025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500亿元,商品销售总额超3.5万亿元,“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实现100%全覆盖;到2027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2025年翻一番,商品销售总额超4万亿元。
按照《方案》,滨海新区以国际消费中心与区域商贸中心融合发展为主线,将实施打造国际消费新高地、国际消费新平台、国际消费新赛道、国际消费新场景、生产性与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国际与国内贸易融合、线上与线下融合、枢纽中心与现代物流体系融合八大工程,增强商贸聚集、跨国采购、集散分拨、服务辐射的功能,将滨海新区初步建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消费向往地、全球消费资源聚集地。
其中,在实施打造国际消费新高地工程上,“通州+滨海新区+雄安新区”将联合举办消费活动,吸引一批国际品牌在滨海新区设概念店、体验店、融合店,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继续扩大平行进口汽车通关规模。在实施打造国际消费新平台工程上,滨海新区以经开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打造“国际数字服务港”、以生态城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打造“数字文化贸易高地”,在“于响”片区规划新型展馆,培育和引进国内外知名展会、论坛和特色活动,发展帆船帆板、沙滩足球等俱乐部经济。
在实施打造国际消费新赛道工程上,滨海新区全力建设北方邮轮旅游中心,完善邮轮母港综合配套设施,丰富邮轮旅游配套产品和岸上商品供给,设进口商品免税店;支持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依托市场化手段和金融创新方式,搭建节能减排的国际化交易平台。在实施打造国际消费新场景工程上,滨海新区将构建“国际消费地标·市级特色商圈·区级消费中心·开发区商业综合体·社区便民服务”五级消费布局体系;支持“夜滨城”场景建设,构建由“于响”海河夜经济活力带、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夜间经济特色示范区组成的高品质夜间经济空间布局。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在实施打造生产性与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工程上,滨海新区推动制造业企业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智能产品+增值服务”转变,发展集“港航代理+船舶代理+报关报检”于一体的港航代理服务,吸引外资设立航运保险定价中心;构建飞机租赁、船舶海工租赁、离岸租赁3个世界级中心,建设绿色租赁服务流程试行区,出炉商业保理特色金融产品。
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单泽峰表示:“我们把加快建设‘双中心’城市聚集区作为畅通经济循环、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作为落实全市‘十项行动’,特别是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的有力抓手,立足‘海’‘港’禀赋资源,紧扣‘国际’‘消费’‘中心’要素,全面提升滨海新区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通达便利度、政策引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