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幸拜读了李教授新著《聆听万物的歌唱──〈诗经·国风〉讲读》,其内容的清雅和观点的独创,能让我耳目为之一新,读后受益匪浅。
一
以诗证史,是历史学研究的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方法,古已有之,现代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有意识地将其提炼出来形成一种史学理论,并在自己的学术名著《元白诗笺证稿》中加以充分实践运用。这就类似王国维先生研究上古史而提出的“二重证据法”一样,确立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学术界从“以诗证史”角度入手专门治先秦史者,河南大学孙作云氏《诗经与周代社会》之后,则鲜有佳构巨制。先秦史研究相对于其他时段历史较为烦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史料不足。包括《诗经》《楚辞》等在内的先秦时期诗词歌谣中包含了较为丰富的史底元素,尤其是《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出自民间的歌咏,记录了先民的生活状况和精神诉求,对先秦史特别是先秦社会生活史研究具有无以取代的价值。
李宪堂教授强调,“《诗经》是最直接、最生动的先民日常生活与精神活动的反映,因此是上古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虽然不是以史学研究为鹄的,在字里行间口吐莲花的同时,以诗证史,揭示了《诗经》时代人们真实生活的内涵和风貌。例如他指出,《豳风·七月》中有“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长期以来被好多人赋予阶级斗争的内容,解说成少女担心被统治阶级强行掳去成亲,其实表达的只是民歌中常见的“大姑娘思情郎”的少女怀春主题;同样是《七月》中的“同我妇子,馌彼南亩”,被很多人解说为老婆孩子送饭上田头的田园牧歌图,其实不过是描写春耕时祭田仪式的现成套话。相信这些基于古人生活实际的独到见解,将为现在相对阙如的先秦社会日常生活史研究打开新的空间。
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方面则是他拿手的“由史解诗”。正如他在该书最后一章中所指出的那样,作为最能够体现上古时期人民心声而咏叹歌哭的《诗经》文本,经过了两千多年的辗转流徙,历经春秋时期士人交往颂诗达意的断章取义,也包括汉代诸儒注经解诗的歪曲误读,已然变得面目全非,需要当今学人用心地本体(文本)复原和精神(诗意)拯救,以期复原其本来面貌,焕发其内在精神。
李教授不仅能够写出精彩的诗词歌赋来,能够以诗人的诗思与诗眼来判断古人的诗意,而且他更是专业的历史学家,对先秦时期的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于古代社会各阶层礼俗习尚与生活境遇,有着自己独特而权威的认知。
我也一直以为,《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可以作为研究先秦社会中下层人士的日常生活的极好素材。而今看来,也更是研究当时平民大众尤其是青年男女情感、心理、心灵、心性的难得信史资料。所以我们有理由期待,李教授此书为我们研究古人心灵史别开生面。
二
李教授此稿对《诗经》十五国风的160篇风诗,分为“颂美与同情”“忧时与怨政”等11大类,又将其中数量最多的“情诗”分作戏谑、企慕、思恋、赞美、欢会等7个小类,分门别类地进行细目解读与精确分析,让人明白如话地了解构成整个《诗经》内涵的情愫所在,达到与读者共鸣,与古人共享的诗歌境界。将《诗经》进行内容的分类,以前也有人做过,比如从诗歌的阶层分为风、雅、颂三个大类,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但对于内涵极为丰富的十五国风,从诗人情感角度按照诗意进行内容的分类,迄今为止依然是鲜见的创意。毋庸讳言,虽然李教授如此分类未必完全正确,个别篇章的划分也许还可以商榷,但这对《诗经》研究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该书不是一般的《诗经》讲读那样的高头讲章,在结构安排上也可以独具匠心。每一篇解读,都包括《诗经》国风的原文、注释、译文、赏析,还加上了“友情链接”,而且大多数诗篇都附有精美图片,用以名物注释之辅证,图文并茂,以加强感性认识,不落俗套,令人印象深刻。
每首诗歌讲解之后的相关链接,都是以后世与此诗相近的题材和类似写法的诗词歌赋作为参考,以便于读者能够彼此对比,产生联想,一方面看出了该诗对后代诗家词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以浅近易懂的后世诗篇,更好地理解该诗的诗意奥蕴及其无限魅力。比如《王风·兔爰》的“相关链接”,是东汉蔡琰的《胡笳十八拍》,其中首句有“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明显是从《王风·兔爰》首句“有兔爰爰,雉离于罗”直接化来。
具体《诗经》篇章的译文,也不是简单地翻译成现代汉语,而是在信达雅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二度的严肃创作,而这正是李教授的拿手强项,于是就形成了一首首语言优美、平仄押韵、诗意盎然而又切合古义的抒情诗章。对于具体诗篇的赏析和疏证文字,也都是诗一般的语言,文字古雅,辞藻华丽,而又准确达意,完全见证了作者的语言天赋,非常适合用来表达对于《诗经》的致敬。比如对《陈风·宛丘》的赏析:诗意总在现实的高处,激情来于隐秘的梦想:怦然心动的一刻,灵魂出窍的瞬间,即是爱恋者的永恒。
三
古人云:“诗无达诂。”一百个读诗者也许真的会有一百零一种解诗的歧义。对于古老的《诗经》篇什,更是如此纷纭搅扰,莫衷一是。
对于因循守旧的一些说法,李教授颇能别开蹊径,独持己见,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说。比如在首篇《关雎》中对“关雎”的解释,就与众不同:
自古以来有多种观点,有人认为是鱼鹰,有人认为是鸬鹚,还有人认为是鹧鸪、白鹞,乃至天鹅、大雁、野鸭等,至今聚讼不已。笔者以为,根据诗意,“雎鸠”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是水禽,生活在水上或岸边;第二,对“爱情”比较专一,经常成双结对一起生活;第三,嘴巴不像鸭雁类那么宽大,其形状接近于鸠类(否则不会被称为雎鸠);第四,其声音不是尖锐的啸声,而与野鸭类接近;第五,其“头型”有一定“威仪”感(否则不会称为“王雎”)。能够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大概只有凤头鸊鷉,故笔者暂且将“雎鸠”定为凤头鸊鷉(pì tī)。虽然着墨不多,但言简意赅,独出机杼,足以立说。
对于《鄘风·柏舟》的理解,李教授既不同意传统的寡妇守节说,也不同意近代的父母阻止自由恋爱说,而是主张少女单恋男孩子而得不到回应的呼天喊娘的抱怨。以今例古,道理在焉。而对有些诗篇诸如《郑风·野有蔓草》《陈风·东门之枌》《召南·野有死麇》《周南·卷耳》等的诗意探究,运用大众心理学说和古今同理、人情世故演绎古诗,认为属于青年男子或者年轻女子的白日梦和单相思。
在该书中,这样的例子委实不少,虽然该书不是以考证研究为主,然而在精炼的解读语言中,不时流露出对于《诗经》许多篇什的独到见解。
四
总之,《诗经》的奥蕴深不见底,可以有多种形式和思路的体认,而李教授这样的全新解读,设身处地地以诗家之眼去探测诗人之心,以自然的人道主义去体察古今一贯的普通人情况味,则为我们领会《诗经》的精神内涵和诗人情感,提供了另一种韵味无穷的路径和新鲜独特的视角,值得推赏。
当然,也毋庸讳言,该书并非完美无瑕。比如该书中解读诗篇,往往会先作字义的训诂,而这并非李教授专业所长,个别说字解词,难免会有一些任意发挥、己意揣度之处。但瑕不掩瑜,总括来说,还是一部优秀的解诗力作。
李教授不仅是个思想史学者,也是一个社会观察者、时事评论者、文学艺术欣赏者与创作者、敢言的批评者,这比那些专注于书房之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的冬烘先生,思维逻辑更加明晰,认识问题有更多丰富的敏感视角,所以能够做到知识汇通,纵横捭阖,由此及彼,联想类比,让人能够看到事物发展的深层原因和民族元典的奥义所在,极高明而道中庸,令人佩服。
这在该书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相信读了此书的读者,都是会有我这样的感受的。
作者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