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十项行动见行见效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
走进乡村看发展~~~蓟州区331个经济薄弱村扶持成效初显
乡村速递~~~
乡村速递~~~
乡村速递~~~
乡村速递~~~
乡村人物~~~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7月1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人物
“剃头匠”刘祥立:56年包揽村民“头等大事”(图)
本报记者 刘雅丽 通讯员 张帆 李洪刚
刘祥立为村民理发。

  “我从小就找刘师傅剪头,一直到现在。人家闲也好忙也罢,什么时候都很热情,也不收费。”

  “乡里乡亲的,提钱干啥。只是上年纪了,手抖,怕给大伙儿剪坏喽。” 

  近日,宁河区丰台镇高稳村一户普通农宅里,户主刘祥立和61岁的村民张冬林聊得热络。

  “刘师傅”正是刘祥立,从15岁自学理发技艺到今年,这名71岁的庄稼汉,足足义务为村民理发56年,理了一代又一代人。

  “小时候家里穷,15岁辍学后寻思自学理发帮家里人省下理发钱。”刘祥立谈起“从业”初衷时说,刚开始拿家人练手,老乡们听闻后也来托他剪。当时村里没有剃头匠,村民想理发就得到十多公里外的镇上,交通不发达时往返很不方便,“那时候大家都在争相学雷锋,咱也不能落后,就想干脆给大伙儿剪发学雷锋吧。”

  想归想,临干又打起退堂鼓,“怕给人剪豁了。”刘祥立的母亲看出儿子心思, “短了总比长着强,将心比心,没人怪你,试试吧!”就这样, 15岁的“小刘”成了“剃头匠”,“小刘”家成了全村男女老少喜爱光顾的免费“理发店”,“店”里“业务”忙,时常一大早来人,夜深了还有人上门。随着深夜里煤油灯被一次又一次拨亮,高稳村的村民再不愁“头等大事”。

  “1976年唐山大地震,我们村也受了灾,解放军救了我们,帮我们理发。” 刘祥立说,感恩,是他后来坚持做好事的原因。当时刘祥立的腿被砸伤,被救后在医疗区养病期间,看到一群人围着一位解放军,“都在等着他理发,解放军的手已累得颤抖,仍没有停下来。”刘祥立很感动,便拄拐挤进人群请求替换解放军……

  伤好后,刘祥立时常想起当时的情景,每每想起病友理发后重新焕发精气神,便觉得自己做的是一件和解放军一样为人民服务的好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累也要做下去。

  那些年,理发手艺很吃香,人人知道“剃头匠不缺钱。”可刘祥立是个例外。

  村里流传着刘祥立的两件“抠门事”,一是“推子不外借”──

  刘祥立的第一把推子,是全家人攒了俩月鸡蛋换钱买的,“拿到手,非常高兴,拿它当宝贝。”可庄稼人卫生条件差、头泥重,每剪一次发,总得拆装两回推子,去去泥、上上油才能继续用,很费推子。每半年,就得请磨刀师傅磨一磨,一次2元。磨着磨着推子就变得又薄又锋利。别人再借,通通被拒,“他们用不惯,肯定伤着头皮,可自己又没钱换新推子,只好不外借。”

  还有一件是“听不得吆喝声”──

  成家后,刘祥立家相继迎来3个孩子,可每当听到沿街传来瓜果零食小贩的叫卖声,大人保准把街上玩耍的孩子带回家,“免得面临娃们哭闹要买、家里又没钱的‘穷尴尬’。”

  这些事儿传开后,乡亲们一再劝刘祥立收点钱,还有的想悄悄放点钱,但刘祥立始终不收钱,“大伙儿都不宽裕,我怎么好意思收!”

  不仅不收钱,还服务上门。同村的张有安因伤无法自主坐卧,刘祥立就到他家,给他身体一侧倚好被子,自己屈膝在另一侧炕沿理发,等到理完,50多分钟过去,他的腿往往麻木得站不起来。69岁的张有用回忆,自己的父亲张如恒在世时行动不便,也是刘祥立上门帮着理发,“由我父亲开始到我,到我的儿子,再到我两个孙子,最小的现在8岁,四代人都是他理的。”

  刘祥立做好事的背后是全家人的默默支持,“小时候喝粥,喝着喝着喝出头发茬儿,父亲有点尴尬,母亲把发茬帮我从碗里挑出来,继续喝,一句怨言没说。” 刘祥立的女儿刘洪静回忆,父母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父亲做到了,他是我学习的榜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