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文化观察
文武并重是京剧艺术一大特色,但当下武戏还有没有市场?
武戏究竟美在哪里,又将如何传承发展?引发业界思考——~~~
裁判问题又成中超焦点~~~
~~~
~~~
~~~
~~~
~~~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7月1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观察
文武并重是京剧艺术一大特色,但当下武戏还有没有市场?
武戏究竟美在哪里,又将如何传承发展?引发业界思考──
津门武戏 迎风起“武”
本报记者 刘莉莉

  今年是京剧艺术大师厉慧良诞辰100周年。日前,厉派武生代表剧目研习班在天津京剧院开班,再次引发武戏传承的话题。京剧舞台上,文戏、武戏各美其美,近年来虽有文强武弱之势,但津门武戏依然努力前行,迎风起“武”。

  武戏并非没有观众和市场

  文武并重是京剧艺术一大特色,但当下武戏式微。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武戏演员通常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如果不能甘于寂寞、埋头苦练打下扎实功底,那么在舞台上就难以出彩。如果舞台呈现不精彩,观众自然不买账。观众流失必然导致市场萎缩,进而演出少、收入少、演员提不起积极性……这些都是造成武戏日渐衰弱的原因。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武戏就没有观众、没有市场了。从戏曲传播的角度来看,武戏技艺特别是一些“绝技”,有着快速吸引观众的作用。不少观众都是从欣赏武戏开始,逐步接触并喜爱戏曲艺术的。而且,京剧艺术走向国际舞台,也是以海外观众更易理解的武戏为主打。

  当下,网络上一些扎实、高超的武戏武功视频,收获众多点赞。各地一些武戏专场演出,也受到戏迷观众广泛关注,足见“真本事”依旧受青睐。天津京剧院院长王则奇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如何,演员自身的技术技巧是武戏传承发展的基础。所以还是要山后练鞭,提高技艺,练就硬功夫。”

  向大众普及武戏之“美”

  厉慧良弟子、武生名家苏德贵讲述了一段亲身经历:有一次,苏德贵演出《战宛城》,演出后他请教恩师自己饰演的张绣演得如何。厉慧良评价:“整个儿不灵!”何为“整个儿不灵”?厉慧良说:“你戴的什么、穿的什么?你是什么行当?你是个文武老生,你死气白咧地在那‘卖’,那是张绣吗?最根本的,你从行当到表演方法都不对了。你以叫好为主、以舞台效果为主,这就不是《战宛城》了,既然不是《战宛城》,就叫‘整个儿不灵’。”

  由此可见,武戏表演同样要从人物出发。苏德贵还以《战宛城》举例:“这出戏要掌握尺寸、火候,把握人物。比如张绣战败后去投降这一段,既要表现张绣作为战将‘武’的气质,又要找到他改为文官装扮去投降的心理状态和形体表演。整台戏中的‘武’也不能一动就‘爆’,就算是武打、耍下场花这种技术性很强的东西也得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必须符合张绣的人物形象。”

  王则奇认为,武戏要想健康良性发展、吸引更多观众,还要努力利用各种形式向观众普及武戏之“美”,让观众了解武戏到底好在哪里。从武生宗师杨小楼开创“武戏文唱”的理念,到厉慧良不断把武生表演艺术推向以“美”为中心的境界,都表明武戏不是单纯“卖力气”的技艺,而是可以走向更高级的艺术。

  王则奇说:“比如,厉派武生艺术有一套表演体系,经典的‘厉八出’,每出戏都有特点、看点、难点。为什么《长坂坡》的赵云要这么演?为什么这场只有一个翻身儿?我们要把这些艺术精华总结梳理出来,并且介绍给更多的观众,观众明白了,才有兴趣去了解进而喜爱。此次纪念厉先生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我们也在努力做这件事。”

  正向激励打造武戏良好环境

  为振兴武戏,天津京剧院一直积极出招。在传承上,邀请艺术家为青年人系统传艺;在武戏剧目方面,恢复老戏,创排新戏,以戏提艺;从院内演出到国家级的项目、活动,以及进校园、进社区的戏迷见面会等,多给武戏演员创造与观众见面的机会。

  如今,天津京剧院厉派、张(世麟)派两大武生流派有序传承,武生、武旦、武丑、武花脸等几大武戏行当兼顾发展。新排武戏《狄青》被专家称赞“重振武戏雄风”,武戏领军人才日益成熟……

  武戏演员,需要更多正向激励。今年年初,天津京剧院推出了详细的“完成武戏技巧给予绩效奖励”的办法。如果演员在舞台上达标、出彩地完成“翻”“摔”“下高”“出手儿”“单对儿把子”等技术技巧,都会给予一定的额外绩效奖励。

  王则奇表示,武戏的传承与弘扬任重道远,要带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砥砺前行,努力提高武戏演员的自豪感、荣誉感与发展成长的空间,不断为武戏打造良好的环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